因此,要想減少危害,就應事先鍛煉孩子應對突發事情的能力。

    首先,你可以把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些突發事情,或者各種媒體上對突發事情的報道,借鑒過來作為教育孩子的教材。當然,僅此還遠遠不夠,你應該在生活中利用一些實例來考驗孩子,以達到提升他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

    比如,父母可以問孩子,假如他遇到了火災怎麽辦。孩子回答時,要鼓勵他多“尋找”出幾條逃生的方法,父母還可以多設想一些難題來“為難”孩子,讓他開動腦筋來尋找答案。

    另外,父母可以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訴孩子一些平常外出時應該注意的事情,並告訴他應該如何處理。當然,這些方法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父母還應該向孩子強調一點:在遇到突發事情時一定要冷靜,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方麵,楊小波的父母就做得很好。

    一個星期天,楊小波的媽媽對他說:“兒子,今天我們來做一個遊戲吧。”

    “太好了,媽媽。”9歲的孩子正是愛玩的年齡,楊小波也不例外。一聽到媽媽說要玩遊戲,他便高興地跳了起來。

    “不過,今天這個遊戲有點驚險,叫‘火中逃生’。”

    “火,哪裏來的火啊?”楊小波極為不解。

    “是這樣的,待會兒遊戲開始時,我放一段音樂,當你聽到裏麵劈裏啪啦的響聲時,就表示咱們家發生火災了。

    這時,你必須在5分鍾內想出逃生的辦法,否則,就算你輸了。”媽媽向他解釋道。

    “好的。不過媽媽,咱們家不會真的發生火災吧,那太可怕了!”

    “兒子,火災的確可怕,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應對的方法,這也是我今天和你玩這場遊戲的目的。”楊小波聽完媽媽的話後,懂事地點了點頭。

    當音響裏猛地響起劈裏啪啦的響聲時,楊小波真的嚇了一跳,但他很快反應過來,想起了媽媽以前教過的一些逃生方法,以最快的速度逃離房間。於是,他跑向大門,但門早已上鎖了。楊小波使勁地搖了幾下門把手,見大門沒開,便轉身跑向生衛間,擰開了水龍頭,自己趴到了地上。

    “兒子,快想想別的方法,衛生間裏現在充滿了濃煙,你會被熏死的。”媽媽大聲地提醒道。

    楊小波趕忙從地上爬起來,跑到窗口,大聲呼喊:“救命呀,救命呀!”

    “兒子,這一點你做得很好。快,假如外麵沒人聽見你的呼救聲,你還得想別的辦法呀!”

    “媽媽……”這一下,楊小波真的急哭了。

    “兒子,你必須自己想辦法,媽媽不可能24小時保護你啊!快,家裏的濃煙越來越濃了,你隻有1分鍾的時間了,否則你就有可能被燒死!”媽媽再一次狠心地逼著楊小波找逃生的方法。

    楊小波擦了一把眼淚,他看到了桌上的電話,便猛地撲了過去,抓起了聽筒。就在他準備撥號碼時,媽媽的大手按在了電話上。

    “兒子,這場遊戲你贏了!”媽媽欣慰地說。

    “媽媽,我正準備拔打‘119’呢。”楊小波說。

    “兒子,我知道你做得很好。不過,要是萬一真的遇上火災,你的反應更要迅速,千萬不要慌亂,越是慌亂就越想不出自救的辦法;也不能隻知道哭,要知道哭是哭不來辦法的,你明白嗎?”

    “我知道了,媽媽。如果真碰上了火災,我應該找到門逃生。如果逃不出去,就找衛生間,並打開水龍頭躲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