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管你的孩子是不是真的“笨得不可救藥”,或是做了讓你“覺得沒有麵子”的事,你都應該用愛和溫暖去教育孩子,感化孩子,而不是運用“語言暴力”打擊孩子、摧殘孩子。

    一位提倡賞識教育的專家曾經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教育不是一個愛字了得的,比如說小孩養小雞,必然會養死,他不是不愛,他太愛了,但他不會愛。說到打罵孩子,確實,孩子的學習成績還真有打上去的。這就像農民種莊稼,一拔保證就高了。但是,農民有幾個肯把莊稼拔高的?

    你打罵孩子要他提高成績,這個好是假的好,是對孩子尊嚴的傷害,會給孩子造成終身的苦難。它破壞了孩子的生命狀態,造成的痛苦是長久的。

    願天下所有父母都能記住這段話。

    賞識你的孩子,努力發掘他的優點,並加以讚揚。

    用愛代替苛責。

    用鼓勵、安慰、幫助代替嘮叨。

    無論在什麽場合下都不辱罵、體罰孩子。

    平等地看待孩子,尊重他的人格。

    千萬不要嘲笑孩子的任何夢想

    一個12歲的男孩在菜園裏幫父親勞動時,自作主張地把南瓜藤嫁接到一株土豆上。

    父親見了,生氣地嗬斥道:“兒子,你怎麽這麽愚蠢呀,你知道你的舉動是多麽的可笑嗎?”

    “可是,爸爸,我這樣做是希望土豆能長得像南瓜那樣大呀!”兒子還未說完,父親惱怒地一巴掌打在兒子的身上。

    一個10歲的女孩在科普讀物上看到一篇有關蚯蚓的文章,裏麵說到蚯蚓如果被截成幾段,每一段都能成活。

    於是,女孩從外麵帶回一些土和幾條蚯蚓,放在陽台上準備觀察蚯蚓的生活習性。沒想到孩子的父親見了,認為女兒“不務正業”,並強行要將土和那幾條蚯蚓扔出窗外。

    “爸爸,讓我留著土和蚯蚓吧,觀察蚯蚓不會影響我的學習的。”女兒哀求道。

    “不行,你以為你將來能成為生物學家嗎?做夢吧!”父親怒吼道。

    其實,有誰能說那個男孩將來不會成為一名偉大的植物學家,女孩將來不會成為一名偉大的生物學家呢?可是,兩個少年的夢想就被他們的父親用惡毒的語言和巴掌擊得粉碎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盡管有些夢想在父母眼看來是那樣的不可思議,那樣的不切實際,那樣的離經叛道。

    但是,不管孩子的夢想是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成為一名普通的泥水匠,身為父母的你都應該予以支持,而不是嘲笑、打擊。

    貝多芬說:“把理想、信念和愛傳遞給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隻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理想就是孩子前進的旗幟,成長中的追求目標。如果父母殘忍地砍掉孩子的“旗幟”,強迫孩子轉移目標,這不但毀滅了孩子想象中的世界,也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孩子的自信,會使孩子不相信自己,否定自己的價值。因此,明智的父母總是支持、肯定孩子的夢想,而不是嘲笑和打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