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一場

    元英的笑容浮現在臉上,他觀察著李未央,她就像是一株盛放的蓮花,充滿著精力和活性,感受著外界的變化,但她完全不在乎外界的傷害,因為她的內心無比的強大,讓人情不自禁心生臣服之感。她會怎樣看待我呢?元英不由自主這樣到。並沒有一個女子,曾讓元英產生過這樣的想法。也許得到,對他來說十分的容易,所以他並不十分看重。但是李未央……他不知道怎麽左右她的心。她看起來沒有弱點。那麽,這件事應該怎麽去做呢?

    他回憶著她的樣子,她柔順地站在那裏,唇邊揚起輕輕的笑意,顯得那麽舒適,那麽溫暖,她如果站在靜王府之中,那定然是一幅美妙的圖畫。他覺得心頭蕩漾起來,再次升起那種欲罷不能的願望。好一會兒,他強迫自己從走神中清醒過來,心慢慢沉澱了下來。這件事,是不能輕易去做的,他對自己說,再等一等,才是最合適的做法。

    郭家兄弟送走了元英,在回來的時候發現齊國公召集他們去他的書房。不光是郭家兄弟,連同李未央也被邀請了。這樣的邀請發生在這個時候,其實有點讓人驚訝。

    當齊國公走進書房的時候,孩子們都已經在等待著他了。他們的麵上都顯得歡快,愉悅,文雅,這是齊國公之後,郭家的男子們特有的風貌,完全不同於其他的高門。他們坐在一起,就是那樣的團結,溫暖,讓人感到舒適。這種風貌讓他們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很快獲得別人的讚賞。齊國公每次見到兒子們的時候,內心都是滿懷欣慰的,因為他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一種美好的生機,讓他隱隱感覺到,正有一種壓製不住的力量,在支撐著這個家族繼續繁榮下去。

    當他還沒有進來的時候,郭敦正興奮地談論著今天在大廳上發生的事情,其他人雖然沒有說話,卻都十分的歡欣。等齊國公走進來的時候,他們止住了話頭。他們都明白,在父親的麵前是不應該提起今天發生的事情,因為在他的心中,那兩個人不論做出何等的惡事,永遠都是他的親人。

    齊國公看著自己的兒子們,淡淡地說道:“如今你們都已經長大,對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那麽,麵對如今的局勢,你們會怎麽做呢?”

    郭家兄弟都愣住了,誰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在此刻麵臨這樣的問題。齊國公的話問的十分直接,雖然他們從小受到他的教導,並且經常聚在一起談論朝政,但父親卻從來沒有問過他們將如何行動。行動和言語,完完全全是兩回事。

    齊國公一直教導孩子們要做到隨和任達,不去爭強好勝,不惹下爭端,但是他的兒子們都還太年輕,他擔心他們做不到這一點。尤其今天他看到了在大廳裏發生的事情。他發現,在他兒子們的心目中,藏著怨憤,藏著怒意,藏著一種可能摧毀一切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是他作為一個父親也沒辦法壓製的。與其他的大族相比,如裴氏,即便損失一些子弟,也不會傷害了根本。這些年來,裴家不斷有人被殺、被貶,但他們依然屹立不倒。可對如今的郭家來說,卻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郭家因為郭平、郭騰四分五裂,他一共隻有五個兒子,如今也不過再加上李未央這個女兒。整個郭氏家族,都指望著他們。另外,這些孩子都是他心愛的,所以他不希望他們受到任何的傷害,更加不希望他們做出魯莽的舉動。所以他迫切想要知道,這些年輕人的心目中對如今的政局是如何打算的。不過,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跟從前那些討論朝政完全不同,這涉及每一個人對於未來的看法。

    終於,郭敦先開了口:“如今太子不賢,裴後當政,裴氏一直汲汲營營,妄圖把持朝政。我覺得咱們應當盡早把握好方向,支持靜王!誠然,我與元英一起長大,但我並非因為這一點才偏頗於他。他在陛下的兒子中,的確是最為睿智,而且聰明絕頂,想謀之事一定能夠成功。我相信,他的誌向一定不小……”

    郭敦說這些話的時候,其他人都看著他。他們的心中浮現出同樣的念頭,是啊,如今政局紛亂,靜王又是如何想的呢?他是否甘當做一個尋常皇子,還是他也有問鼎天下的決心?

    郭澄微微一笑,道:“看樣子,四弟十分欣賞靜王。但他不過是一個尋常皇子,如何拔得頭籌?”

    郭敦不以為然:“人生變幻,誰能知道呢?當初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一樣被困在監牢之中,日日憂心,他能預料到今後能坐上皇位嗎?所以,誰能坐上皇位,不過是在今上的一念之間,人的念頭都是不斷變化的,你能保證元英沒有這樣的本事,讓陛下改變念頭嗎?”

    郭導點了點頭,道:“沒錯,元英雖然不是皇後所生,但同輩皇子之中,有才幹者實在難出其右。更何況,太子若做了皇帝,郭家會落到如何呢?他可是個心胸狹窄之人。縱然他肯放過咱們,裴家呢?我們與他們分庭抗禮這麽多年,他們如何會縱容臥榻之側有他人酣睡。裴氏和郭氏,既然終究隻有一個家族能夠存活下來,我們為什麽不提前行動——”

    郭敦笑道:“是啊,既然靜王有繼承大統的才幹,為何郭家不能為他一搏呢?這樣,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啊。”

    生死之戰或許終將難以避免,但卻並非現在。群狼環飼的時候,若是貿然去搶奪那塊肉,反倒變成群狼的口糧,齊國公沒有開口。

    李未央看著郭敦躍躍欲試的神情,心中卻起了一種莫名的感受。眼下朝中局勢暗潮洶湧,然而主勢十分明顯。多年來,皇帝對朝政仿佛漠不關心,朝中大權慢慢把握在裴皇後手中,他們所用的人也多是裴家的人,對於皇室宗族、郭家、陳家及其他大族都十分警惕。郭家為了避其鋒芒,在朝中表現得悄無聲息,靜王元英言辭風趣行動利落,儒雅中透出一股睥睨天下的英武,風采的確出眾,但他固然有誌向和能力,又能做多少呢?她搖了搖頭,心中覺得不論靜王如何,郭家都不應該主動挑起他的爭權之心。最關鍵的是,現在這局勢不行。因為除了裴皇後和太子,還有其他皇子,若是郭家貿然動手,便宜是別人揀去不說,反而還要成為眾矢之的,實在是得不償失。

    郭澄笑了笑,道:“搏與不搏,隨緣而已。我們雖然和靜王感情要好,但並不能為了他賠上郭家幾百年的聲譽,更不應當在他麵前表現出過度的情緒,給他以為我們會幫他爭奪皇位的錯覺。現在這個階段,他還是韜光養晦比較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