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中大家都認為《易經》是一部很神秘很玄妙的書,麵對曆代賢哲有關的研究與著述,敬畏之情多於求索之心。本書從“孕”字出發,引出筆者從業多年的心得體會,不求建樹幾許,但求讀者玩索有得。

    《易經》雲:“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以通天下之誌,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包羅了天地萬象的《易經》莫不與人事有關,“百姓日用而不知”,具體的施用仍回歸到社會大眾。

    本書從易學角度談“孕”,當從“胎喜”說起,這個在易學著作中鮮有提及的詞匯,總是遊離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易學對“孕”的研究自古皆有,選、護、養、育不可不查。選擇合適的時機受孕;用正確的方式保護胎兒;挑選有益的風水培育後代等,都是有例可循的。

    這本書的內容,很多都是近一兩年所獲。特別是“美名”篇,對傳統取名學作了新的論述,摒棄艱澀的詞句、幽晦不明的含義,使讀者易知易曉,更具有時代色彩。

    寫到這裏,聯想當初自己讀易的情形,感慨係之。“青春作賦,皓首窮經”,能把《易經》中的隻言片語成文以告世人深感不易,本書觀點能為多少人所認可亦是未知數,故盼能有引玉之功。但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是需要被傳承的,並漸漸地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我所能及的僅是在浩瀚之中留下些許痕跡。

    回首我的《易經》研究之路,借拙稿付梓之際,衷心感謝術術小姐和張應娜小姐為本書的順利創作給予的大力支持和鼓勵;衷心感謝錢自湧、陳曉彬、安然先生和笑薈小姐給本書提供的很好的意見和校訂;衷心感謝我的團隊在我創作本書時給予的協助和付出的辛勤勞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