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盡管福特拒絕承認美國打贏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他卻很高興看到,與歐洲那些在戰爭中被關閉、被炸毀或者被重新安排到軍工生產中的企業不同的是,他的高地公園工廠從未停止生產T型車,現在,在凡爾賽條約問世而且國際聯盟準備監控整個世界的時候,福特汽車公司已經做好了向每一個大陸出口T型車的準備。福特汽車公司被看成了閃閃發光的工業燈塔,為急於變革的世界照亮了變革之路。

    1919年,威廉·S。克努森在視察了福特汽車公司的各歐洲分支之後建議說,公司應該立即在西班牙和丹麥建立工廠,而且應該設立一個統管全部歐洲網點的管理機構。他的大部分意見都沒有被采納,這表明他在福特汽車公司的光芒已經開始消退。

    歐洲的確已經開始了競爭。1919年巴黎汽車展示會(Paris Auto Show)上,最引人注意的是雪鐵龍SCV(Citroen SCV):一款被漆成明黃和藍色的短粗但卻結實的法國小型汽車,這是一種低成本、高產量的車型。它的製造者安德烈·雪鐵龍甚至請求亨利·福特投資他的公司。但剛剛煞費心機把本公司少數股東們解決掉的福特最不想要的就是另一個合夥人。他看到的不是合作機會,而是一個厲害的競爭對手。盡管雪鐵龍直到1922年才實現足夠高的產量,但1919年巴黎汽車展示會上的大明星SCV明顯證實了流傳於歐洲各地的傳聞:福特汽車公司不能永遠保住它在全球低價汽車市場上的老大位置。一場競賽已經在幾家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公司間展開,它們都想複製讓T型車大獲成功的那種生產方式。

    在美國國內,各種各樣或氣派、或漂亮、或輕巧的汽車給美國消費者們提供了充分的選擇餘地。在聰明能幹的杜蘭特的領導下,成立於1911年的雪佛萊汽車公司已經成長為美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它的產品定價也隻比福特T型車稍高一點,這讓雪佛萊車成了比T型車更華麗的經濟型汽車。年輕人的品位對汽車業的影響促進了斯圖茲(Stutz)和默瑟(Mercer)等跑車的誕生。相比從前,車型樣式提供了更多的個性化吸引力,為帕卡德、富蘭克林和凱迪拉克等公司加工車身的生意正越做越紅火。豪華汽車愛好者們的最新談論焦點在於林肯汽車公司(Lincoln Motor Company),這家公司的創立者就是福特的老對手以及此後凱迪拉克汽車公司的領導者亨利·M。利蘭。在74歲高齡,利蘭把注意力轉向了為第一款林肯汽車設計新V-8引擎上。甚至在1920年生產開始之前,他的新公司就收到了超過1000份訂單。家庭轎車也在變化,封閉型汽車開始取代敞篷型旅行車成為買主們的首選。

    整個汽車市場都在竭力為顧客提供一種新的選擇時,福特汽車公司卻沒有這種意圖,亨利·福特堅持隻生產一種車——T型車。幸運的是,在經濟型汽車市場上還不存在真正的競爭。大多數T型車買主不是買不起就是不信任其他任何品牌。結果,1919年時福特汽車公司在美國的銷量達到了820445輛,超過了其他汽車製造商的總和。

    T型車穩坐在它的大眾市場上巋然不動,它確實也在進步,盡管這種變化讓人難以察覺。在戰後的第一個銷售季節內,為進一步提高T型車的便利度,公司在兩個重要方麵對它作出了改進:發動引擎和修理漏氣輪胎。T型車終於用電子點火器取代了不可靠的手搖曲柄。整整七年前由凱迪拉克公司率先使用的電子點火器是到那時為止最重要的汽車進步。加入按鈕式啟動器需要新的電力係統,因為此前的福特汽車沒有儲電功能。於是,1919年的T型車第一次裝上了電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