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年末時,亨利·福特正忙著處理一個難題:T型車的訂購量比公司的最大產量多出了十萬輛,盡管當時的生產速度已經達到了差不多每三分鍾一輛。由於市場的持續膨脹,亨利·福特加快了生產速度。很大程度上受T型車狂熱的影響,到1914年汽車業已經是美國成長最快的行業。1913年時它是第七大行業,而15年前它隻排在第150位。僅1912~1913年,全美的汽車總產量就上升了28%。然而與福特汽車公司的成就比起來,即便是這個數字也是小巫見大巫:同時期內,福特汽車公司的產量提高了整整100%。

    聽了道奇兄弟公司的獨立宣言,福特連眼皮都沒眨一下。他的最大願望是每分鍾生產一輛車——每小時60輛,每天1440輛。更令人吃驚的是,他還希望價格標簽上的數字能降到300美元以下。懷著這樣宏偉的目標,福特沒時間理會道奇兄弟。盡管談到對重型機械的理解,道奇兄弟是整個汽車行業中唯一比他要強的人。不過,這或許正是他對兩人的離開並不感到遺憾的原因。對亨利·福特來說,沒有吵鬧的道奇兄弟在身邊,關於他最熱愛的東西以及他旗下企業的靈魂——機器,就沒有比他更權威的聲音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那年。該年夏天,道奇兄弟公司第二次震驚了汽車製造行業。道奇兄弟宣布,他們將生產一種完整的汽車,一種他們自己設計的令人激動的新型汽車。兩兄弟知道,他們不可能憑借像T型車那樣的低價車同福特汽車公司正麵交鋒。即便在1914年,汽車市場實際上也已不存在激烈競爭,因為福特汽車公司的效率無人能敵。然而道奇兄弟也意識到,盡管T型車正在創造一個龐大的初次購車者階層,它卻沒有給這些顧客購買更高價格的汽車提供多少選擇。沒多少天,那些已經厭倦了T型車或者手中有富餘資金的人就發現,他們在福特汽車公司已經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預測道奇車的前景時,約翰·道奇對自己的戰略作出了可能最為精辟的解釋,“考慮那些某一天又會渴望一輛汽車的福特車主!”新道奇汽車代表著同樣基礎上的又一個進步,它也是強力汽車,但它的35馬力超過了T型車的20馬力。除此之外,它的傳動裝置也更加平穩、噪音更小。所有的進步都體現在了更高的價格上,它售價780美元,高過了T型車的450美元。

    第一款道奇汽車於1914年11月開始生產時,福特沒有在意道奇兩兄弟正在憑借他們的公司或他們的錢做些什麽。唯一令他煩惱的是他們仍然能賺取福特汽車公司的分紅——其實更恰當地說,他們不是在“賺取”這些分紅。當約翰·道奇和霍勒斯·道奇兄弟不再對他的公司作出貢獻,他也不再能容忍他們從福特汽車公司得到資金(1913年時超過了100萬美元)。所以他一直在醞釀一個計劃,確保在未來福特的分紅隻會幫助福特,而不是其他任何公司。

    1914年夏末,亨利·福特分別與詹姆斯·考森斯、哈羅德·威爾斯以及查爾斯·索倫森和P。E。馬丁就銷售與采購、技術改進以及生產問題交換了意見。根據下屬們所提供的情況,他決定在1914~1915年度生產30萬輛T型車。在工廠以外的人看來,那個創紀錄的目標代表著一個賭博。降價50美元後,這樣多的汽車也許能夠賣光,但如果價格下降後汽車還是不能全部賣出去,公司將損失數以百萬計美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