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如意對這些專業知識,畢竟是半調子,他隻是提供後世的一些思路,其具體操作,還是由蔣三郎的工匠坊來摸索、實踐!

    但劉如意還是小瞧了大明這個時代工匠們的智慧水準,在高薪和地位的誘惑下,僅僅用了不足半個月,蔣三郎便摸索出了一套最原始的模板裝置!

    便是將精鋼融化成溶液,直接傾入到模具中,待到溫度冷卻到一定程度,再由水力衝刷定型,這一來,銃管的長度、薄厚都得到了控製,就算有所偏差,也可以由人工後來打磨,遠遠超過了原先全人工的效率!

    而劉如意不時提出的一些小點子,往往可以令蔣三郎等人茅塞頓開,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複摸索、實踐,彩石鎮終於完成了第一條流水線模式的鳥銃生產線!

    劉如意大喜,當即加封蔣三郎為千戶,賞銀三千兩!而工匠坊裏的工匠們,也是人人都有封賞!

    幾乎在瞬間,工匠坊裏工匠們都是大發橫財,甚至,如蔣三郎這般收入,便是連那些常年征戰在外的百戶官,也比不得!

    這不由使得彩石鎮內人心大動,原來,匠戶竟然也可以有這般高的收入地位!

    這,這東西,又沒風險,又不用上戰場,完全就是憑借著手藝吃飯!

    很多身體孱弱,不可能入選彩石軍的軍漢們,都紛紛動了心,畢竟,隻靠莊稼吃飯,一輩子也別想富裕!例子就在眼前,他們紛紛請示劉如意,希望加入工匠坊,為將軍效力!

    對於這些人,劉如意也是一一點頭應允!

    畢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才是最合理的買賣嘛!

    很快,彩石鎮工匠坊掀起了熱烈的‘大生產’運動,工匠們的積極性,瞬間得到了幾倍提高,這倒是劉如意沒有預想到的!

    ***************************************************************

    時光如梭,轉眼已經進入了崇禎十二年的九月份。

    襄陽城。

    閣老楊嗣昌的官邸。

    已經是深夜,但楊嗣昌卻依然沒有入睡,他身穿金絲蟒袍,有些蹣跚的立在一副巨大的大明地圖跟前,久久沒有任何動作!

    若是劉如意在此,那定一眼便可以發現,這位大明第一權臣,他的兩鬢之間,竟然已經生滿了白發,仿似一位行將木就的老人,再也找不到當年在京師時,那番意氣風發!

    事實上,楊嗣昌已經五十出頭,並有宿疾在身,而獻賊複反,心腹愛將熊文燦下獄,這對他的打擊極大!

    無奈之下,楊嗣昌隻得離開京師,親自坐鎮襄陽,指揮圍剿獻賊諸部流民軍事宜!

    但已經幾個月過去,他的‘四正,六隅,十麵張網’之策,在獻賊‘以走致敵’的戰術牽引下,幾乎已經全麵破產!

    而最為關鍵的是,眼下,在他的手下,幾乎沒有可戰之兵,沒有忠心迎敵之將!

    這……

    ‘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

    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彌漫在楊嗣昌心間!

    “報~~~~!閣老,獻賊攻破了興山,禦史林銘球就義!”這時,一名親兵走進屋內,向楊嗣昌稟報著最新戰報!

    “什麽?林銘球他,他……”楊嗣昌忍不住大驚,他一把抓住這親兵的衣襟,大聲質問道:“這,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猛如虎呢?左良玉呢?他們,他們是幹什麽吃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