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花影衣香記勝遊,章江九月不知秋。

    千行羅綺圍銀燭,幾曲笙歌擁畫樓。

    詞客醉吟金盞落,佳人笑墜玉搔頭。

    今宵得預豪華飲,散盡塵襟萬斛愁。

    馬成龍正在發放軍情之際,探馬來報說:“有數萬賊人順大江而來,殺奔截江渡口。”成龍吩咐:“再探!”少時,又有二次探馬來報說:“群賊嘯聚在截江渡口,安下糧台,立下行營,水路船隻都在長江。”馬成龍又吩咐:“再探!”這一次探馬下去,少時,又有三次探馬前來稟報說:“為首之賊,姓安,名天壽,帶數萬賊眾,由湖北洞庭湖起首,直奔江蘇而來,俱從水路至此。調馬步軍隊前來,離此有三十裏之遙。”馬成龍吩咐:“左營調五百馬隊,派王緒祖帶領,在左邊紮定;右營派張廣太帶五百馬隊,左右邊紮定;自領中軍二千步隊,旗幡招展,出離泥金崗,山口以外紮住。隻見正南上殺氣騰騰,遮滿了半邊天。又見那賊人前邊的流星探馬,也來望這邊來探。隻見正南上,遍地都是賊人,俱是八卦旗、蜈蚣幡兒,雕幡當中,按“幹、坎、艮、震、巽、離、坤、的八卦旗,真是無邊無岸。成龍一瞧,心中說:“真乃怪道!未見外省的驚報,這些賊人是從何處而起呀?”書中交代,原來是四川峨嵋山通天寶靈觀八路督會總、賽諸葛吳代光屢次得報:他們教中人也有被官兵剿滅,也有被殺的。四川總督派四川提督兵伐峨嵋山。他一想:一不作,二不休,就傳下一道令去,天下各省是他教中人,都調齊,北五省的是:山東、山西、河南、直隸、奉天,都在河南汝寧府會兵;廣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都定在江蘇八月中秋會兵,取蘇州;他自家殺敗了四川提督,知會廣東、雲南,帶兵也望北殺來。

    此時取蘇州北路大兵,是金眼魔王安天壽,在湖廣洞庭湖嘯聚,有四五萬賊,先進取蘇州,第二路,是急先鋒蕭可龍,由福建南台灣會齊,進取蘇州。第三路,是神棍將軍李天一,由廣西進兵,定於八月中秋,江蘇省城會齊。妖道吳恩自帶群賊,是從四川峨嵋山通天寶靈觀起兵,先取湖北、襄陽、漢陽、武陵、黃州、貴陽、長沙、武昌、荊州、江夏,隨後接應前三路大兵。北五省另有頭目,以待來年才起兵,為是作為接應。

    這安天壽是由水路進發,他想別處自有他等攻取,江蘇乃名勝之地,山川秀麗,財帛、美女必多於別處,故此他兼路進兵。七月初旬,他就到白龍灘了,安下老營。探馬回稟說:“江蘇咱們本會中人俱皆逃走,大事已泄。一字並肩王吳德逃奔四川去了。”原來江蘇巡撫吳德,他與吳恩兩個人,認作一家弟兄,在會匪中,是一字並肩王。他定於會匪一到,他就獻城。他一逃走,福建會館之內的人也走了。安天壽就楞了。又探得江蘇省四門已閉,馬成龍帶著人馬,紮在泥金崗。安天壽傳令:“派鐵錘將卜龍,帶五千飛騎馬隊,前去取泥金崗,郝大龍、郝大彪、郝大豹、郝大虎四個人,各帶三千步隊,前去接應。本營留下巡風會總蔣仲元、管糧會總陶進、後軍會總謝春、五軍都會總鮑天慶四位大帥守營。”他帶著華家八彪,自帶三萬大軍,浩蕩蕩的直殺奔泥金崗而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