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也無煩惱也無愁,本分隨緣莫強求。

    無益言語休開口,不幹己事少出頭。

    人間富貴花間露,紙上功名水上漚。

    識破世情天理處,人生何用苦營謀。

    知縣在公堂上正要打王雄、李豹,自外麵來了鮑英,上得堂來一瞧,連忙跪倒,說:“老爺不必責打他們,適才我追趕李虎臣,他進了村莊人家去了,我恐老爺著急,急速回來。”老爺說:“李虎臣走了倒是小事,把馬老爺的公文、褥套給找回來就算得了。”鮑英說:“老爺不必著急,我替老爺將此事辦好了就是。”說完,叫道:“老馬,你這裏來。”

    山東馬下得堂來,說:“鮑英,你作什麽?”鮑英來至儀門,說:“老馬,你的公文、褥套是叫人搶了去嗎?你說良心話。昨夜晚上在店裏金文學窗戶以外站著之時,有人摸了你屁股一把,你知道不知道?”成龍說:“我知道,大概就是你這個東西吧!”鮑英說:“褥套等物,連你周濟金文學那二百銀子,都是我拿了去了,你別告訴知縣。你就說公文失落也回不去了,望他要五百銀子,你就說海角天涯以訪公文下落。他不能不給你,若叫欽差知道,在他這地麵丟了公文,連他也擔不起。”成龍說:“我去望他要去,你可不許不給我褥套、公文。”說罷,來到堂上,與知縣言道:“我的公文不要了,你給我五百銀子,我從這裏海角天涯自己找去,沒有你的事就是。”知縣說:“金文學大概是被李虎臣訛詐,當堂具結完案。”說:“老兄,你先回金家店,回頭著人給你送銀五百兩就是。叫外麵將馬老爺的馬給上。”成龍說:“不用,我走著去,回頭連銀子帶馬一同給我送到金家店就是了。我可把鮑英帶了走。”知縣甚是願意,遂說道:“鮑英,你就跟著馬老爺去,案後捉拿李虎臣與你無幹。馬老兄台請去,隨後馬匹等件,一同送到。”成龍帶鮑英來至衙門以外,說:“你把我的褥套、公文放在哪裏?趁此快說!”鮑英說:“我沒有拿你的褥套、公文,你要走就走吧,我不管了。”說罷就走。成龍追也追不上,叫也叫不應。成龍說:“是我的報應,你報應了我了!”說著,出了滑縣南門。

    隻見護城河水流得甚湧,山東馬自己越走越難受,說:“我本是奉命調兵來到金家寨,因為多管閑事,正應了俗話:‘是非皆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手扶著吊橋,望河內一看,思前想後,並無活路,想:“我馬成龍好容易得這個守備,因為失去公文,有心回去,身擔重罪;若不回去,哪裏是我安身之處?”越想越慘,“不如投河一死!”想罷,翻身望河裏一跳。此水深有一丈,跳將下去,正落在分水石上,坐在那裏,水剛到他脖頸。他本是急的渾身是汗,著涼水一衝,甚是爽快。一個猛勁,他疑惑他死了,坐在分水石上,他說道:“閻王爺在哪裏?還是我自己去找他,還是他來叫我?”惹得橋頭之上眾人觀看,有說“是半瘋的”,有說“是痰迷心竅的”,也有說“是傷寒病沒好汗憋的”,大家直議論。成龍抬頭一瞧,隻見鮑英老頭在上邊,隻是樂,說:“竊勺!你今天也跳了河了,我冤著你玩哪!你上來,我給你公文吧。”成龍這才知道是沒死,慌忙站起身來,躥上南岸,鮑英說:“你同我走吧,咱們兩個到沒人的地方再說吧。”

    二人來至南關以外,鮑英說:“兄弟,你認得我不認得我?”山東馬說:“不認得。”鮑英說:“我住在大同府宣豹山,姓邱,名成,別號人稱金眼雕,綠林中人稱報應,到處專殺貪官汙吏,惟有剪除勢棍土豪。當年保著彭中堂西巡,過寧夏府,到過賀蘭山,破過牧羊陣,金殿封過義士。我是閑遊三山,悶踏五嶽,專打世間不平,一生自己無事,盡為他人所忙。”成龍說:“原來是老英雄了。此處並非說話之所,請到店中再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