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蘋果還是報紙,他們都認為別人手中的就是比自己手裏的好。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把搶奪當成一種嗜好,大到搶奪別人的幸福、別人的勞動成果,小到搶奪別人手裏的東西, 爭爭搶搶,費神、累心,似乎隻有搶來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為什麽不發揮出自身的潛能和優勢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加優秀呢 ?搶別人的東西未必真正適合你,也未必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此下去你會真正地得到快 樂嗎?“付出自己的勞動和努力摘到的果子,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果子。

    從最低入開始

    一個國王和他的朝臣們在一次冬季的狩獵中迷了路,走到了一個人煙罕至的地方。當夜晚來臨之際,他們好不容易才發現一處農人的房子。於是國王說:“我們在這兒過夜吧。”

    但是有位朝臣卻極力反對,他認為尊貴的國王到農人家避難有失尊嚴,還是自己搭帳篷較為妥當。

    農人知道了這種情形,就說:“國王的尊貴不會降低,隻是朝臣不希望農人的尊貴提高 。”

    國王聽了這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就走進他的房子過夜,並在第二天早晨賜給他一些禮物 。

    離別前,農人陪著國王散步,懇切地說:“接受了農人,國王的權力和偉大沒有損失, 但是當您這樣一位國王遮住農人的頭時,農人的帽沿卻無法延伸到陽光下。”

    一個大人物能夠謙恭地禮賢下士,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不僅不會失去尊嚴,反而更顯得坦蕩和偉大。

    跑的比誰快

    兩個人在樹林裏遊玩。

    正當兩個人興致勃勃觀賞自然景色時,一隻大黑熊向他們跑來。

    兩個人頓時驚慌失措,

    但其中一個人很快冷靜下來,迅速的換上跑鞋,

    另一個人看他忙碌,不解的問:

    “你換鞋有什麽用?難道你還能跑的過熊?”

    換跑鞋的人說:“我不是要跑的過熊,我隻要跑的過你就好了。”話音未落,已跑出去了!

    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知道誰是你真正的競爭對手非常關鍵。有時候你幹的不一定比“敵人”好,但至少要比同事強!

    貪婪的猴子

    在阿爾及爾地區的長拜爾有一種猴子,非常喜歡偷食農民的大米。當地的農民根據這些猴子的特性,發明了一種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

    農民們把一隻葫蘆型的細頸瓶子固定好,係在大樹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最喜歡的大米,然後就靜侯佳音。

    到了晚上,猴子來到樹下,見到瓶子中的大米十分高興,就把爪子伸進瓶子去抓大米。這瓶子的妙處就在於猴子的爪子剛剛能夠伸進去,等它抓起一把大米時,爪子就怎麽也拉不出來了。貪婪的猴子絕不可能放下已經到手的大米,就這樣,它的爪子也就一直抽不出來,隻好死死的守在瓶子旁邊。第二天早晨,農民把它抓住的時候,它依然不會放開爪子,直到把那米放入嘴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