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早春2月,出生在這樣一個人多地少、家境貧寒,但卻淳樸、誠信而又充滿溫愛農家的振軒,漸漸養成了父母的品格。1983年,在辛莊中學高中畢業後,興致勃勃地報考了他久已向往的天津警察學校。雖然他的成績超過了錄取分數線,但因當時人所共知、又難以解決的社會和人情關係,他的名額被別人擠占了;爭強好勝不服輸的李振軒,第二年繼續報考此校,仍以更好的成績超過分數線,因其父兄無錢、也不屑於“走後門兒”而又使他失去了入學的機會。李振軒高中畢業回村後,就在由他三哥創辦的全村第一個民營振華運輸隊裏當裝卸工。半年多後,對工作認真負責,又十分了解他家詳情的村幹部謝金智去找他,特別信任而又滿懷期望地說:“振軒呀,咱村雖小,但有十多個企業,每個企業都必須辦理生產許可證、計量合格證等,而且一廠一證一辦,手續很繁雜。村裏應該幫他們辦證,搞好服務。但找了幾個人,都畏難、怵頭而打了退堂鼓。我思來想去,隻有你能勝任——明天就到村委會上班吧!”

    1984年,他受命代表村為企業辦證的任務後,按上級要求,需先受訓、懂業務,然後才能上崗工作。當他到區企經委參加為期4個月的培訓班時,已開課月餘,前邊所講的都不知道。對此,他想:“雖然拉下了這麽多課,但我既然來了,就要想法補上,掌握內容,以便按規定把辦證工作搞好!”於是,他在聽新課的同時,借閱同學的筆記,回家抄錄,認真學習,直至學懂弄通。最後他以優秀成績結業。一回到村,就據各廠所需,積極投入工作:他騎著輛破舊的自行車,整天奔波於企業、鎮、區和市有關部門之間,風雨不停,有時一天就跑百餘裏,餓了,在路邊飯店買個燒餅或饅頭吃,渴了就喝自來水,有時就餓肚子,但無論怎樣艱苦,他都無怨言,也從來未耽誤過為企業辦各種證件的事。知情的幹部、廠長和村民們交口稱頌:“振軒這埋頭幹,不張揚的脾氣稟性,還有他那甘奉獻、樂助人的可貴品格,太像他父母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