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貧立誌終成才

    誠信品格拓富路——解析李晨創業征程凡是事業的成功者,都各有其不同的征程和獨曆的艱辛。年富力強的天津富華工藝抽紗有限公司等五個企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晨的成功之路,則是在多難的厄運中,靠誌存高遠的雄心、誠信待人的品格和百折不撓的拚戰,昂然、默然地開拓出條條由窮變富的事業之路,且能與時俱進地不斷創新,頻傳捷報!我們回眸他勇排萬難的創業征程,解析他誠信品格的成功之路,也許對讀者諸君都會有所啟迪和教益吧。

    家貧立誌終成才我們的先賢有言:“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古今中外不勝枚舉的事實,都形象、生動地詮釋著這句給人警示的格言——貧寒農民之子李晨的生長、苦幹和成才,就是最現實的一例。

    在我們年輕的共和國,剛剛度過三年暫時經濟困難的1964年5月7日,李晨出生於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耀華村的一個地少人多的貧苦農家。父親李文遠,曾是鎮團委書記,後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不但睿智精明,而且厚道務實,說得少,幹得多,能吃苦,無怨言,幹什麽都很出色,很受領導、同事和父老鄉親們敬重,他整天忙於工作,很少有暇顧家。在那尚未實行計劃生育的年代,李晨兄弟姐妹8個和他體弱的母親,全靠他父親一人在生產隊掙工分維持生計,一家老小吃不飽,甚至斷頓,是常有的事——其生活的拮據可想而知。在其父到本鎮同濟村幫扶領導班子期間,有時還率村民出河工,憐弱妻疼愛子的父親,就帶著年方5歲的李晨到工地,與大家風餐露宿,同吃同住……盡管李晨的家境是如此的蓽路藍縷、食不果腹,重教育子的剛強父親,還是在1971年,帶著7歲的李晨,走進了鹹水沽第二小學。深知父母生活艱辛,自己上學極其不易的小李晨,遵守紀律,學習自覺,各科成績一直很好。當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全區重點中學鹹水沽一中時,爭強好勝的父親,自豪地樂了;曆盡漫漫歲月滄桑、條條皺紋過早爬上額頭的母親,輕輕撫摸李晨白嫩的瘦臉,喜笑顏開地柔聲說:“兒呀,你可要珍惜這個上學的機會呀!學習成才後,要為爸媽爭氣、增光,咱也就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啦!”天資聰穎的李晨,對慈母的諄諄教誨,字字銘刻於心,可卻一言未發地連連點頭,這使人不由想起宋朝黃升“風流不在談鋒健,袖手無言味最長”的名詩……其實,勤奮好學、心海激蕩的李晨,當興致勃勃之後,一直在默默地自忖著諸葛亮那句“誌當存高遠”的箴言,他暗下決心:“正因我家窮,我才更應樹立雄心,苦學深鑽,爭先創優!”果然是蒼天不負苦心人——三年的初中學習,李晨在德、智、體等諸方麵,都以“全優”畢業,倍受青睞!然而,李晨在這上初中的三年中,隨著知識的日益增多,也越來越理解和憐憫艱難的家長:為了供他上學和維持全家最起碼的生活,父親夙興夜寐地工作和勞動,病了,也舍不得歇天班;母親白天照料一家老少十口的吃喝穿用,深夜,還在燈下為家人做鞋襪、補衣裳,身體孱弱——長期超負荷的勞作,已使他倆心力交瘁、難以為繼!麵對這窶困的家境,已諳世事和崇尚孝道的李晨,再也不能熟視無睹地讓父母這樣來供養自己上學了……“不,我這學絕不能再上了!我已是個16歲的小夥子,理應為父母卸肩、分憂。回村後,無論幹什麽活,我都要幹得最好最好!我一定要像唐朝年輕才子王勃寫的那樣:‘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立誓幹出一番大業來!”他決心下定,“對,就這樣!”盡管家人堅決反對,老師執意勸學,都未能改變他回村掙工分、助父母的已然決定——1980年暑假後,他懷著“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誌豪情,輟學回到了耀華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