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大明回到重慶三廳,陳洪鋼勇赴印緬前線,兩人相距迢迢,音信難通,但其心,緊緊相連;其情,息息相通。這正像保加利亞的哲人基西列夫所說:“當愛情還沒有具備感情交流的穩固形式時,相互的吸引力,同情侶之間的地理距離成反比。”也恰如英國貝利的格言:“異地相思,可助長愛苗的滋長。”

    諸君也許會問:“陳洪鋼緣何上前線,當時敵我雙方的情況又是怎樣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先從國際大勢談起。

    1937年的蘆溝橋事變,激起偉大中國人民風起雲湧的抗日戰爭,喪心病狂的日寇,則更凶殘地蹂躪和屠殺我國百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變本加厲的狂暴日軍,連破馬來、星洲,席卷中南半島,長驅侵入緬甸,妄圖在緬,截斷中、美、英盟國間的交通路線,以窒息我國。日寇聲嘶力竭地叫囂,要與希特勒納粹匪軍會師中東!1942年春,仰光陷落,英軍撤守。講信重義的中國人,根據盟國的請求,為對其增援,也為保衛當時我國唯一對外交通線的滇緬公路——就在這緊迫而艱巨、極具戰略性的偉大任務麵前,富有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我國軍隊,雄赳赳、氣昂昂地踏上了奔向緬甸的征程,世人都稱之為“真正是任重道遠的遠征軍!”年甫19的熱血青年陳洪鋼,就是在這時,主動前去參戰的。中國軍隊在緬甸和印度的抗日戰爭,是近代史上的輝煌篇章。1942年4月5日,由雲南安寧出發的一輛輛汽車,滿載著入緬增援的國軍新38師官兵,浩浩蕩蕩地駛出國門,開到臘戍,並立刻接受了警衛飛機場的任務。4月7日,新38師奉命,除留一營兵力外,全部均向曼德勒推進。9月進駐曼德勒,孫立人將軍奉命擔任曼德勒衛戍司令。曼德勒在伊洛瓦底江中遊,是緬甸第二大都市,商業繁盛,人煙輻輳,但此時,已被日機狂轟濫炸得滿目瘡痍、火光衝天,闃無一人。由於中國援軍用中、英、緬文發布治安布告,並親自動手清理兵燹等,所以僅一星期,便漸有市容,居民陸續回來,社會也安定下來……足智多謀而又英勇善戰的中國軍隊,在反侵略的印緬戰爭中,創造了一個個震撼世界的奇跡,仁安羌大捷,就是最突出的一例。它是近代史上,中國軍隊和盟軍並肩作戰高奏的第一支凱歌,也是盟軍在緬戰中唯一的大勝仗,在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的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年的9月17日,因英軍第一師在仁安羌油田區被困,新38師奉命以兩團兵力馳往救援,19日,即大破日軍第33師團於仁安羌,擊敗10倍於我的敵軍,擊斃1200餘人,克複油田,拯救被圍英軍7000餘人及美傳教士和新聞記者出險——從而開創了在生疏異國、天候惡劣情況下,以少戰多、出奇製勝的典型戰例!

    仁安羌大捷之後,盟軍本可乘勝反攻,規複失地,但因英軍無在緬長期作戰準備而整個撤退。不久,敵軍以重兵侵占臘戍,我後方交通線遂被切斷,入緬的新38師、新22師等各部隊的一部分,經緬北越野進山,到印度蘭姆伽整訓,其主力退回滇西,而敵人即沿滇緬公路侵入滇西的騰衝、龍陵,於是,緬甸全境均陷敵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