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一生都在追求錢財、前程、壽命,有些人得到了,有些人卻在追求的過程中不但沒有得到,還失了錢財,毀了前程,丟了性命。用道家的話說,這些人未得“道”。那麽“道”在哪裏呢?

一個人如果不能反躬自省,而徒向外馳求,結果將是內外雙失。比如一個人想提拔,如果不在提高道德水平和能力上做文章,而一味地找關係,不但自己內心很煩惱,別人也會小看了自己。比如有的人發不了財,就急地找風水先生,風水先生說換換門窗吧!結果換換門窗還是發不了財,就氣得生了病,這不是內外雙失嗎?那麽向哪裏求呢?求自己啊!一個故事講,一個凡夫一天去求菩薩,看見一個人已經先他一步站在菩薩麵前畢恭畢敬的在那裏求,他再仔細一看,這人和菩薩長得一模一樣,他就奇怪的問:“菩薩,你怎麽也求菩薩?”菩薩淡淡地說:“你沒聽說過求人不如求己嗎?”孟子曰:“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以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是內外雙得。

俗話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能否得“道”,前提是要學“道”,然後嚴格要求自己按照“道”去做,則能達到“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所以奉勸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務必要“是道則進,非道即退”。

《道德經》的前二十六章到這裏就講完了,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普遍有個感覺,就是後麵的比較好懂,既然這樣,後麵的就不講了,大家有興趣看看就行了,就不浪費大家時間了,浪費時間如同圖財害命,謝謝大家。

最後,必須提到的是,在本書寫和講的過程中,運城市人大副主任荊青蓮、運城市文化局局長米永禎和加拿大華人張鍾璽給了很多鼓勵和意見。特別是我的老領導,長治市地方稅務局局長李晉芳給了很多鼓勵和指導;86歲高齡的原聞喜縣副縣長朱子會老先生,縣局辦公室主任張芬娟、郭東山和趙新獅在文字上作了很多修改;稷山地稅局信息股股長衛麗華、聞喜地稅局信息股股長丁發元在電腦排版上作了大量工作,在此一並表示衷心感謝。

任建華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