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企者不立。“企”是把腳踮起來的意思。“企者不立”是說一個人如果踮起腳是不能長時間立在那裏。人踮起腳雖然也可以維持一會,但隻能偶然站一站,終歸是站不久的。

跨者不行。“跨”是指跨開大步走路,也隻能是短時間的動作,要不了一小時,人就會氣喘籲籲,大汗淋漓,特別是久不鍛煉的人,更是吃不消。

老子是用人的這兩種行動,來形象地說明有些人好高騖遠這個毛病。“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騖遠。如果把最淺近的,最基礎的都沒有做好,偏要向高遠的方麵去追求,不是自找苦吃,就是自甘毀滅。經常聽到說,一些不學無術的政府領導,不加分析地鼓勵企業做大,結果是不但沒有做大反而毀了,這些企業主現在一提起來,都歎氣說:“我真後悔當時聽了那龜孫子的話!”

一個企業隻有做好了,做強了,它自然就大了,大是一種結果,而並非目標。河北孫大午的口號是:“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以發展為目標。”許多到他那裏參觀的人說,“你做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這不是作秀嗎?”隻能說這些人根本不懂得錢是怎麽賺的。

前幾年,許多比較好的企業出問題,就是因為把結果、目標這個本末關係顛倒了。我經常給我做企業的朋友講,走的快不如走得遠。因為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一個人一旦把自己賴以立身的事業玩丟了,社會上就沒人捧你的場了。

“企者不立”告訴我們:重要的是你能飛多麽遠,而不是能飛多麽高。“跨者不行”告訴我們:重要的是你能走多麽久,而不是走的多麽快。

老子由“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這兩個形象的說明,進而讓人明白“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