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指的是眾人。後一句沒有主語,是指有道之人。這一句話實際是前麵“和其光,同其塵”的答案。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地說,沒有一個絕對的道德標準,但卻有一個被大家所接受的相對道德標準。即使你自己的修養、學識達到了絕對的境界,除非你出家修道,脫離紅塵,否則,你就必須隨同大家遵守這個塵世間的種種規則,不如此,你就成了另類,沒辦法和別人溝通。“不可不畏”,是說自己內心已經有了一定之規,隻不過是為了利益眾生而隨順眾生,其目的還是要眾生最後歸到“道”上麵來。這就叫要改造環境,先要適應環境,否則,你不但改造不了環境,自己反而被環境改造了。就像有些領導,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大家都認為他人品也好,能力也強,但過一段時間,卻被當地勢力擠走了。做人有三種情況:一是內方外圓,二是內圓外圓,三是內方外方。

第一種情況就是老子的“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二種情況叫圓滑,一輩子在隨波逐流,滑不出什麽結果來。第三種情況是雖然有主見,有能力,因為不注意和別人溝通,幾乎是孤軍作戰,很容易成為先烈,即使後來被大家認同,前期成本也是很大的。

老子的文章好就好在既告訴我們往前走的方法,也隨手給我們開了善後的處方,這些要細心的體會,才覺得老子的學問真是滴水不漏,不像現在一些人根本就是個半吊子。比如,有一本書叫《細節決定成敗》,大的方向不對,細節做得好能解決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