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持”指已擁有的。“盈”是多出來的意思。“不如其已”是說還不如保持住原來的。比如你辦了一個企業,原有規模你管理的遊刃有餘,錢雖然賺得少,卻不虧,但因看到市場好,擴大了規模,而管理跟不上去,企業開始虧損,這個時候,不管是你自己還是家人,都會說還不如原來,賺得少吧,起碼不賠。如果你調整得好還差不多,調整不好,就連老本也賠進去了。這句話是告誡人們,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不要急於求成,先保住原來的才是最主要的。

“揣”是比喻很突出、很鋒利的東西。“梲”原意是房梁上麵加楹,用在這裏是和“銳”相通。比喻一個人已經握有很鋒銳的利器,卻還不滿足,還要在鋒銳上再加一層。你要是磨過刀,就知道刀磨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磨了,再磨它反而不鋒利了。就像有些人做官,按其本領幹現有工作還湊合,但他不滿足,還想要更大的權利,不給就采取下三濫手段,最後下場更糟。所以老子提醒人們“揣而梲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是說掙下萬貫家業已是不易,要是不能“心善淵,與善仁”也是守不住的,不知何時就給你來個打土豪,分田地。就像秦朝的李斯臨死時給他兒子說的,再想和你牽著黃狗到東門外去溜達,是不可能的啦。

這一段話,老子顯然是說給諸侯們聽的。現在,凡是那些事業有成的人都應引以為鑒。但事業無成的人看了後,可能要產生消極心理,心想反正守不住,還費那勁幹什麽。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年輕人看破紅塵了,每天啥也不幹,懶洋洋地坐在樹底下曬太陽。有一智者問,年輕人,這麽大好的時光,你怎麽不去賺錢?年輕人說,沒意思,賺了錢花完了還不又是這樣。智者問,你怎麽不結婚?年輕人說,沒勁,弄不好還得離婚。智者說,你怎麽不交朋友?年輕人說,沒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還會反目成仇。智者遞給年輕人一根繩子說,幹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不如現在死了算了。年輕人說,我不想死。智者說,生命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你要體會這個過程。所以,對於還未成功的人,你趕快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