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的欣賞

    杜鵑花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具有枝葉纖細,四季常綠,耐剪,萌發力強,根樁奇特,病蟲害少,壽命久長等優點,如用曲枝、攀紮、剪裁、提根等手法,進行直幹、曲幹、雙幹、多幹、叢林、連根、懸崖、提根、石附等藝術造型,可製作成為形態、枝葉、花朵兼美的樹樁盆景。

    除盆栽觀賞外,毛鵑、東鵑、夏鵑都可用於庭院裝飾,小至天井、牆角,點綴一株數株,大至林園山坡、溪邊路側、草坪石畔,成叢成片栽種,均可組成優美景觀。也可用杜鵑組成花籬綠障和鋪地植物,春暮繁花似錦,夏日茂密青翠,秋冬又有色葉,四季可賞。

    觀賞杜鵑花的天時和地利:

    杜鵑花是井岡山的市花,在杜鵑花盛開期間,把井岡山群峰裝點得秀姿萬千,分外妖嬈。

    井岡山杜鵑科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已查明的有32種,主要有開白花的江西杜鵑,開紅花的映山紅,開粉紅色的鹿角杜鵑、雲錦杜鵑,開粉紅至白花的猴頭杜鵑,開淡紅紫色花的紅毛杜鵑,還有井岡山所特有的珍稀樹種開淡紫紅色花、具有香味的井岡山杜鵑等。

    井岡山杜鵑的觀花期從4月中旬至6月中旬,長達兩個月之久。由於地勢起伏,自然環境的差異和種類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座山上,盛開期也有先有後。譬如筆架山的“十裏杜鵑長廊”,主要是喬木狀的猴頭杜鵑,一般以五月上旬為盛開期。黃洋界、八麵山一帶的映山紅,在五、六兩月都可以看到。坪水山成片的雲錦杜鵑林,五月中旬至六月初盛開。龍潭、水口的猴頭杜鵑、江西杜鵑和井岡山杜鵑一般則在四月底五月初可以看到。杜鵑花是井岡山的市花,在杜鵑花盛開期間,把井岡山群峰裝點得秀姿萬千,分外妖嬈。

    井岡山杜鵑科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已查明的有32種,主要有開白花的江西杜鵑,開紅花的映山紅,開粉紅色的鹿角杜鵑、雲錦杜鵑,開粉紅至白花的猴頭杜鵑,開淡紅紫色花的紅毛杜鵑,還有井岡山所特有的珍稀樹種開淡紫紅色花、具有香味的井岡山杜鵑等。

    井岡山杜鵑的觀花期從4月中旬至6月中旬,長達兩個月之久。由於地勢起伏,自然環境的差異和種類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座山上,盛開期也有先有後。譬如筆架山的“十裏杜鵑長廊”,主要是喬木狀的猴頭杜鵑,一般以五月上旬為盛開期。黃洋界、八麵山一帶的映山紅,在五、六兩月都可以看到。坪水山成片的雲錦杜鵑林,五月中旬至六月初盛開。龍潭、水口的猴頭杜鵑、江西杜鵑和井岡山杜鵑一般則在四月底五月初可以看到。

    杜鵑的食用

    杜鵑花的根和花均可食用。杜鵑花鮮或幹品加酒浸泡24~48h即可飲用。杜鵑花做湯,口鮮、味美。製法:豬蹄兩個劈成兩瓣,用開水氽過,清水洗淨,蔥、薑切成段片,均放雞湯裏旺火煮,加醬油、料酒、鹽、白糖開後溫火。洗幹淨的杜鵑花去梗,豬蹄爛時加切成粗絲的杜鵑花,邊加邊攪,放味精調好口感即成。

    雲南盛產杜鵑花,盡管其中許多種類的花中有微毒,但在雲南少數民族的食花文化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已知至少有16種杜鵑花在白、彝、納西以及漢等民族中被作蔬菜食用。在被人們譽為“杜鵑花王國”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山林原野中,分布著大約180種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常見的有大紅杜鵑、大白杜鵑、紫杜鵑、黃杜鵑等。當地白族群眾對杜鵑花的毒性早有認識,稱其為“毒花”,並認為其花色越深毒越大。因此,當地盛產的花色潔白、花冠大而肉質的大白花杜鵑,是最受歡迎的食用花卉。由於大白花杜鵑的花朵鮮美可口,而成為了白族用以等客,婚嫁娶喪筵席佳品。石寶山僧尼,能用此花烹調出十多個花色品種的菜肴,遠近聞名。當地人在食用杜鵑花一般不隔夜堆放,以防變質。通常連夜把食用部位花冠留下,除去帶毒的花蕊,趁新鮮放在水中煮沸幾分鍾,取出泡在冷水中漂洗三至五天,每天換一次水,漂去苦味和毒素後,煮湯或與蠶豆、鹹肉、火腿等煮食或炒食。亦可幹食,或醃食。煮沸時間和漂洗時間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漂洗和煮沸時間太長會減損藥用效果。用這樣方法加工而成的食品,花色鮮味道美,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有潤肺清喉、益氣寧神、調和經血,強健大腦神經的功效。白族食用杜鵑花曆史悠久,劍川石寶山海雲居僧尼的杜鵑花食譜,由明清傳至今有數百年曆史。納西族認為開白花的植物對人類與動物是滋補的;白族人相信杜鵑花能幫助消化並減去體內的油脂貯存。在滇西地區的其它少數民族,亦有食用杜鵑花的習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