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伊人準備做的是桃酥和曲奇餅。

這兩種餅幹不僅做起來比較容易,口感也好。

做曲奇餅需要的材料除了麵粉就是黃油,還有白糖和雞蛋。

樂伊人先將黃油切成小塊兒讓它融化,然後就用她自己做的打蛋器開始攪拌,一直攪拌到蓬鬆順滑有紋路為止。

攪拌好之後,在裏麵放上白糖繼續攪拌,一直到顏色發白為止。

然後拿出雞蛋磕破,在碗內攪拌均勻之後,再加入到攪拌好的黃油裏麵繼續攪拌,避免水油分離。

最後就是加入精麵粉繼續攪拌,一直到攪拌成團並且沒有顆粒狀就算好了。

前世的時候她做曲奇餅用的裱花嘴是專門去買的,那東西也很便宜,不僅有特質的不鏽鋼的,還有一次性塑料的。

可是這個時代並沒有這種東西。

想了想,樂伊人幹脆從空間裏削了一節竹筒出來,竹筒的兩頭,一頭竹節被削掉了,另一頭卻是被她保留了下來,然後用刀小心的刻成了裱花嘴的樣式。

雖然看起來有些怪模怪樣的,但是樂伊人試了一下,用著還是很順手的。

烤箱高約有兩尺,分為上下兩層,上麵的一層占了整個烤箱的三分之二,下麵的一層隻占了三分之一。

兩層都有鐵質的小門,可以關上。

將上麵的那層打開,裏麵架著四塊幹幹淨淨,打磨的格外平滑的銅板。

將下麵的那層打開,就能看見,挨著地麵的地方是鏤空的。

雖然沒有人講解,但是樂伊人看了一眼就知道這是怎麽用的。

在下麵燒傷煤炭,在上麵的銅板上擺放好需要烤至的東西就可以了。

雖然有些麻煩,但是樂伊人不得不讚歎古代勞動人民的心思靈巧,這真的很方便啊。

剛剛回來的時候她就已經買了那種無煙的煤炭。

雖然貴了一些,可是要是烤出來的東西帶著一股子煤煙味兒,那就是她做的再好吃,味道也會大打折扣。

樂伊人專門在鎮子裏找了幾塊青磚回來墊在了烤箱的下麵,這樣好讓燒盡的灰漏下來。

將煤炭引燃放進兩個烤箱裏,樂伊人就又去忙活別的了,要先讓整個烤箱的溫度升上來。

趁著這會兒的功夫,樂伊人就開始準備核桃酥了。

做核桃酥需要的東西分別是麵粉,堿,白砂糖,鹽,雞蛋,核桃碎,黑芝麻。

核桃樂伊人剛剛已經砸開,弄了一小碗的核桃碎放在一旁備用了。

她先把油鹽糖放在瓷盆裏減半均勻,然後又將雞蛋打進去繼續攪拌。

攪拌均勻之後再加如麵粉,堿,核桃碎,繼續攪拌,攪拌均勻之後揉成團。

揉好之後的麵團分成一個個大約二十克的小麵團放在銅板上,然後將麵團壓扁,在上麵撒上一些黑芝麻,就可以放進烤箱裏烤了。

在她做這些的時候,烤箱的溫度早就已經升了上來。

哪怕她距離烤箱比較遠,可是依舊能夠感受到烤箱上穿來的滾滾熱浪。

這要是在冬天也就算了,全當取暖了,可是這大夏天的,待在這樣的廚房,簡直就像是待在蒸籠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