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惜春得了伯爵之位,當天夜裏就寫好家書,著忠仆送往成都府。此乃天大喜事,忠仆就是跑斷腿也樂意啊。不過,唐惜春家書未到,朝廷邸報先到成都府,裏頭便有給唐惜春議功賜爵之事。

    唐盛乍一看以為自己眼花,擦一擦眼睛足足看了三遍才信這是真的,下屬官員已沒口子的跟唐盛賀喜,唐盛覺著腳都是飄的,努力控製心中狂喜,尚算得體的收下諸人祝賀,強撐著喜悅的砰砰直跳的心髒,先打發家下人回家給老太太報喜。待晚上回家時,家裏門房請安的聲音都帶著三分喜氣兒。

    及至唐盛到了老太太房裏,羅氏與兒女們都在,連唐惜時也從軍中回來了,老太太迫不及待,“唐忠回來稟報,說惜春成了伯爵,這可是真的?”她老人家一時歡喜一時惆悵一時擔心是下人聽錯了,中午飯都沒吃好,午覺也沒歇,就等著兒子回來一問究竟啦!倒不是老太太對孫子沒信心,老太太最疼的孫輩莫過於唐惜春,可摸著良心說,唐惜春不是念書的料,老太太在心裏就沒少為長孫的前程發愁。幸而長孫有時運,得了當朝皇帝青眼,給要過去做了五品欽天監,依唐惜春的年齡看,這就是不小的官兒了。許多人在官場熬一輩子不見得能做到正五品,就是唐盛在唐惜春的年紀,也不過是個七品翰林。這些,老太太都認為孫子是命好,天生的富貴命。可是,封爵又不一樣,在老太太心裏,兒子做到三品布政使已是難得的高官,她就是哪天閉眼,也能瞑目,到地下,能跟老頭子有個交待。封爵則是想都不敢想。可這轉眼間,孫子此去帝都不過半年,這就賜爵了?俄的天哪,這是怎麽回事啊!若不得兒子一句準話,她老人家委實不敢信哪!

    仔細研究過邸報,經過一整天的沉澱,唐盛平和許多,笑著坐在老太太身畔,“委實是真的。當初惜春修仙那兩年,老太太還記得不?”

    唐老太太道,“這我怎麽能忘。”整整兩年多沒見著孫子,她沒少跟兒子抱怨。

    唐盛按照邸報上的說法,索性順勢將事說開,“其實那是惜春接了太上皇密旨,悄悄出海了。”

    唐老太太嚇一跳,張著嘴半日方問,“出海?”她孫子出海做什麽啊!

    “對,太上皇知道惜春會看星星,讓他出海看一看,看一看海外有什麽樣的國家什麽樣的人。他去了兩年多才回來,這次封他伯爵,就是賞他差使辦的好。”唐盛盡量將事情往簡單裏說,唐老太太盡管不大明白太上皇怎麽叫孫子出海,但孫子有了爵位是板上釘釘了,唐老太太深深出了一口氣,喜上眉梢,“這都是太上皇和陛下隆恩,那個,晚上叫廚下燒兩桌好菜,咱們自家先熱鬧熱鬧,把你存的好酒拿出來,咱們多喝幾杯!”

    唐盛笑,“好,都聽母親的。”身為一個父親,再沒有比見到兒子出息更令人開懷的事了,便是老太太不說,唐盛也想醉上一醉。他委實沒料到長子有這樣的運道,不是說唐惜春沒本事,唐惜春在觀星上數一數二,可是,這不是做官的本事。如今兒子已賜爵,便是到了孫輩,哪怕平庸些,有了爵位在,總有一席之地。

    想到孫子的事,唐盛心下微凜,就是為了爵位,唐惜春怎麽著也得給他生個孫子才好。隻是,此事尚不能急,得慢慢籌劃,先說與唐惜時,勿必得宰了黎雪方好。

    一旁,羅氏已甜言蜜語的奉承起老太太來,滿嘴的口是心非,“我就說惜春有出息,那孩子,自小就是個有本事的。”天哪,羅氏這一天,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學觀星能出海能封爵,當初也叫惜夏去學觀星啦,不知現在改行還來不來得及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