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惜春歡歡喜喜的走了,皇帝陛下將黎冰拎出來打趣,“你不會真對惜春有意吧?”

    黎冰簡直是竇娥冤,他道,“臣隻是想看看唐大人體內的是不是金光蠱。”

    皇帝陛下耳朵一抖,蠱這種東西,他前世看小說時書上都說的神乎其祥滴,如今有了打聽的機會,皇帝陛下遂問,“金光蠱?我聽惜春說他身體裏是夫妻蠱來著。”還是同黎雪一人一隻,這種蠱神奇異常,一人死了,另一人也不能獨活。就因這,皇帝陛下無論如何也要留黎雪一條小命兒,黎雪死就死了,皇帝陛下是舍不得唐惜春。而且皇帝陛下有意給自己和情人弄一對養養,奈何他二人都不通蠱術。如今聽得黎冰提起蠱道,皇帝陛下便忍不住說了一句。

    黎冰道,“唐大人於蠱事不甚了了,自然是黎雪說什麽他信什麽,說不得是給黎雪蒙蔽了。”憑黎雪的為人,也不可能在唐惜春身上使夫妻蠱的,無他,夫妻蠱是性命相連的蠱種,一方死了,另一方也不能活。黎雪自不消說,鎮南王府多少年就想宰了他。可唐惜春就不同了,就唐惜春這樣的,若黎雪真與唐惜春性命相關,想要黎雪的性命就實在太簡單不過,弄死唐惜春就成了。不過,即使不是夫妻蠱,黎冰一時也不能相信唐惜春體內的是金光蠱。

    恰好皇帝陛下便問了,“金光蠱是什麽啊?”名字聽著怪威武的。

    黎冰道,“金光蠱乃我族蠱王。”說來亦是唏噓,黎氏家族原本山中土族,那也是有地盤有人手,等閑沒人敢欺的。後來鎮南王在雲貴建衙開府,這些土族話降的降亡的亡,黎家便在鎮南王府效力了。到黎雪黎冰這一代,正經族長並非黎冰,而是黎雪,隻是當年黎雪叛出鎮南王府,鎮南王便將黎冰提上來接著用,也是安撫黎氏族人的意思。但,黎雪帶走了黎氏至寶金光蠱,這也是黎雪能聚集一部分族人占山為王的原因。

    黎冰仔細感受過,唐惜春體內的絕不是夫妻蠱,但要說金光蠱,似乎也不大可能,金光蠱是黎氏家族傳承數代的至寶,怎會輕易與人?

    黎冰一時想不通,皇帝陛下問,“你莫不是想把金光蠱取出來?”

    黎雪忙道,“蠱既已認主,若強行奪取,必傷及唐大人身體性命,臣斷無此意。”

    皇帝陛下擺擺手,“甭管是不是金光蠱,是更好,不是也無妨。黎雪再厲害,一個人也不能左右戰事全局。這些天,我思量一二,想著,你還是去蜀中走一趟,永定侯折子上說,山中多有黎氏族人,他們甭管是受了黎雪的蠱惑還是有反叛之心,若能誠心改過歸降,朕也願意給他們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

    皇帝陛下右手食中兩指敲一敲扶手,道,“你去了,也可勸一勸他們。若是黎雪身上還有金光蠱,你便收回來。若是沒有,惜春對這個不大懂,待他百年之後,朕仍承諾你,黎家可收回金光蠱。”皇帝陛下一眼便明白黎冰對金光蠱的渴望,若不是唐惜春有點傻運氣早與他交好,恐怕黎冰能暗地裏下手。如今皇帝陛下要重用唐惜春,黎冰自然得客氣著些。既如此,倒不如將話說明白。

    黎冰心下感激,說了些粉身碎骨的忠貞之語,又想到鼎鼎重要的事,他一去蜀中,手裏的事兒要交給誰?

    皇帝陛下問,“你覺著哪個合適?”

    黎冰道,“黎山倒還穩重。”

    “那就他了。”皇帝陛下無甚意見。

    接著君臣二人又說了一些私密話,黎冰方告退,收拾行禮準備去蜀中。

    黎冰去蜀中沒多久,唐惜春當年出海帶回的書籍與海外夷人們便坐船來到了帝都。

    皇帝陛下將接待的事情交由林永裳唐惜春來辦,道,“你曾在理藩院當差,這些事一應熟的。這些人,惜春大都認識,還有那些書,惜春,你與永裳瞧著整理出來。還有你寫的遊記,先拿來與朕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