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舟:人家明明是被你氣暈的好不好……

    “我覺著,禦史之所以會參我,完全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我的原因。了解我這個人就會知道我的性子了,測算曆法可累了,帝都裏我認識的人少,隻有陛下是舊相識,恰好我們都對衣裳樣式有興趣。您說,好端端的衣裳做出來,不穿怎麽成呢。”唐惜春道,“再說,陛下也誇我穿著好看。師公,你覺著我這身怎麽樣?這身也是新做的。”向李平舟大人展示了一回自己新衣裳。

    唐惜春模樣長出來了,穿什麽都好看。

    李平舟唇角抽搐的欣賞了一回唐惜春的新衣,道,“在帝都為官,低調些好。”

    唐惜春點頭,“我爹也是這樣說。師公放心吧,我都記住了。我就專心在欽天監當差,做陛下交給我的差使,絕對不會收別人的銀子,也不會為人驅使。不求有功,但願無過。最起碼,不能丟我爹和師公你的臉。”

    李平舟微頜首,接著問唐惜春重測曆法的進度,唐惜春說別的事都是雞同鴨講,唯獨說到自己專業,那真是細致至極,進行到哪個步驟,都有哪些進展,他說的頭頭是道,李行舟學識淵博,對曆法的東西懂一些,但不比唐惜春是專業人士。不過,聽也能聽得出唐惜春是專心做事的人。

    李平舟放下半顆心,再給唐惜春提個醒兒,“就是在宮陛見,陣法之類的事,還是少跟陛下說,那並非正道。”

    唐惜春笑,“師公是說桃花陣的事吧,我也給師公設一個桃花陣吧。陛下那個是旺桃花運的,師公這裏種一株壽桃,包管你長命百歲,健康平安。”

    李平舟哪裏會同意唐惜春給他種桃樹,隻是,唐惜春這脾氣,你拒絕沒用,第二日他直接將棵壽桃樹到李平舟家裏來,李平舟也不能叫唐惜春再扛回去不是。

    唐惜春還跟李平舟介紹,“我在家裏也給我爹種了一棵壽桃樹,還有王山長家裏也有。師公,你認得王山長麽,他可是一位有名的大儒哪。聽師娘說,山長的兒子在翰林做官呢。”

    李平舟做了這許多年的官,認識的人絕對不少,聽唐惜春一說他便知道,道,“王敬之學問是一等一的好。”

    唐惜春聊學問是不成,不過,他又不完全是呆子,他學問不好,難道不會說些別的?唐惜春巴啦巴啦的說起書院來,書院他去過幾年,亦不大熟,不過,書院在山上。於是,他從王山長入手,從王山長說到書院,由書院說到山上風景,由山上風景說到蜀中風土人情。他在蜀中住了十幾年,這個再沒有不熟的。

    唐惜春為人單純,說起話也有趣,李平舟看人,倒並不似旁人想得那樣多。起碼唐惜春當差認真,性格上雖與眾不同,卻比許多官場老油條直率坦承,起碼官員節操這方麵,李平舟還是認可的。

    於是乎,幾次接觸下來,李平舟對唐惜春也有了不錯的印象。

    隻是,李相李大人哪,你這公然讓唐惜春往你家種桃樹設壽桃陣是咋回事啊!你,你,你這也忒護短兒了吧!

    成都府。

    接到唐惜春來信的唐盛簡直寢食難安了,什麽叫“我很喜歡陛下,陛下也喜歡我”啊?唐惜春,你幹啥了?!人家皇帝陛下就賜你宅子賜你東西的這麽“喜歡”你啊!

    你,你,你不會是跟皇帝陛下那啥了吧!

    你,你,你可得管好自己的褲襠啊!

    還有,憑你那蒙古思維,你究竟怎麽讓人家禦史羞愧到辭官的啊啊啊!

    你,你,你——

    這個不省心的東西喲。

    ...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