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年,唐家過得很是舒心。

    唐盛望著三個兒子,再想想繈褓中的女兒,實在無一處不合心意。

    唐惜春唐惜時一直在家呆到十五,過了元宵節,才回的山上。送走兩個孫子,唐老太太跟兒子念叨,“惜春十七,惜時十六,都是大小夥子了。”

    唐盛明白他老娘言下之意,笑道,“說是大了,我看他們現在一門心思的想上進,年前我想給他們安排通房都拒絕了。成親什麽的,再放兩年也無妨。”孩子們的長進,是有目共睹的。唐盛向來認為,大丈夫何患無妻。隻要兒子有了本事,什麽樣的女人都娶得到。

    孩子是自家的好。唐惜春是個大紈絝時,唐老太太就看他無一處不好了,何況如今。唐老太太充滿自豪感道,“惜時我倒是並不擔心,那孩子定是走科舉的,將來金榜題名,有的是人家搶。我是在想著惜春的大事,惜春又不科舉,而且,成親也不是容易事,媳婦都是提前幾年相看的,總不能上轎了再紮耳朵眼兒。這幾年,該開始留意了。”

    唐盛道,“這成都府的姑娘們,母親大都也見過了,母親覺著,可有合適的?”

    唐老太太道,“大的大小的小。惜春這以後,約摸是要在欽天監當差的,這嶽家,最好在帝都找。不然,你到處做官,將來叫他一人在帝都苦熬,沒個幫襯,也讓人掛心。”

    母子兩個都想到了一處,唐盛道,“惜春的婚事,還是先放一放。如今我官位平平,要結親帝都人家,能選的有限。再過幾年,惜春自己也成才了,欽天監的差事定下來,再結親,把握大一些。”

    “那會不會太遲了,這星象哪兒那麽容易學的,要是惜春一學七八年,還不成親了?”

    唐盛笑,“就是一學七八年,也才二十四五歲,不算大。他生辰在臘月,現在說是十七,其實才剛滿十六。結親的事雖說要緊,也不用急,結就結一門好親。不然,還不如不結。”

    看兒子這裏已有打算,唐老太太道,“能早一些就早一些。”便不再多說。

    唐盛應了。

    唐惜春帶了許多東西回上清宮,有唐家給蜀太妃的禮單,雖知蜀太妃不差這些東西,唐家也不能失禮。還有一份,是給阿玄備的,送給靖安師父的禮物。

    主家替丫環備禮,這事兒,也就唐惜春幹的出來。當然,唐惜春也與唐盛說了靖安的來曆,“武功非常高強,人人都說阿玄是習武的好材料,我跟師父提了一提,師父叫靖安教阿玄習武。過年頭一次回山上,另給靖安師父備份禮才是。”

    唐盛是文官,對於武道向來冷淡,唐惜時習武是因為唐惜時日後要往武官方向發展。阿玄習武麽……唐盛皺眉,“一個女孩子,習什麽武藝?”弄的粗手粗腳,不招人喜歡。

    唐惜春道,“我要有那天分,我也學。可是,他們都說我骨頭硬,學不成絕世武功。”

    “阿玄都十五六歲了,現在習武,難道能學成絕世武功?”

    “是啊,靖安那眼睛,向來是生在頭頂上的,我想跟他學個三招兩式,鳥都不鳥我。對阿玄,他就教導的很細心。”唐惜春很有些不服氣,他對靖安的印象很一般。這個閑著沒事就對他放殺氣的男人,甭提多招人討厭了。要不是為了阿玄,他也懶得去給靖安備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