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湄之才幹口齒,饒是唐盛聽他一席話也不禁生出激賞之心。

    不過,唐盛有些不明白的是,“汝寧乃俊傑之才,不怕妝寧多心,我那兒子生就直率,少時多有嬉頑之態,是以我屢有責檚。當初我也是無法可想破釜沉舟的將他送到青雲觀去,他雖有些長進,較之汝寧這樣的天之驕子亦是雲泥之別。汝寧不要跟我說是惜時托你照顧他之類的話,惜時最重功名,他或許托你若惜春求到你麵前,請你勸他幾句倒還差不多,並不會托你為惜春籌謀上清宮拜師之事。”

    “大人果然洞悉人心。”唐惜春秉性直率,唐盛卻是細致入微,人情練達。周湄自然不能拿對唐惜春的那一套對唐盛,他淺笑道,“惜時的確是托過我,若惜春真找到我,請我勿必勸說於他,不令他與大人父子生隙才好。不過,惜春隻是托我給上清宮送封信,我觀他當日神色不像賭氣的樣子,就未曾開口多言。”

    “那汝寧如何願意為他籌謀上清宮拜師之事呢?”唐盛目光清湛,神色鄭重。官場之中交易並不少見,若周湄有所圖謀,自然要先講清楚才好。何況,拜蜀太妃為師有利有弊,短時自可震懾付總督。不過,對於唐盛而言,他並不一定要借助蜀太妃之力才能解決與總督府的爭端,若是連這點事都解決不了,他也是白混了這些年。可是,周汝寧偏偏已經為惜春謀劃好了拜師之事……

    “若說有所圖謀,我現在的確沒有圖謀。若說沒有圖謀,倒也顯的假了。”周湄一笑,“我是個商人,人脈自然越廣越好。若隻圖當前之利,就沒有我周汝寧的今日了。大人這般問我,我隻能說,我看好大人的前途。大人正當壯年已官居四品,為人有度,行事有方,將來更進一步是必然的。至於惜春拜師之事,我能在蜀中立足多托侯府與太妃娘娘的庇護,又受到一位朋友的托付,他希望我襯手時幫惜春一把。我也隻是托人打探了下太妃的口風,若說我有左右太妃意誌的本事,大人就太抬舉我了。是惜春自己爭氣,太妃欣賞他,才會點頭。我本身,恰好處在穿針引線的位子罷了。”

    “再說,大人也不必輕看惜春。他性子率真,為人赤誠,侍父至孝,若不是真正與他相處過,我都懷疑他與傳聞中的紈絝子弟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了。”周湄溫言而笑,“他唯一的缺憾隻是不擅長念那些聖賢書罷了。不過,他卻有另一樣超越常人的天資。”

    “這世上,人無完人,上天賜給他不凡之處,必然要拿走他另一樣東西。”周湄淡然道,“大人愛子心切,定比我明白,惜春這性子,即便考中科舉,想來也並不適合官場。”

    “大人覺著這或許是惜春的缺憾之處,其實據我對太妃的了解,或者正因如此,她方願意收惜春為徒。”

    唐盛笑,“惜春一直很高興有你這樣的朋友。”

    周湄無奈一笑,“他就是這樣的人,認定誰好立刻就能去親近。大人不知道他跑到我鋪子裏托我給上清宮送信時,我多麽驚訝。在青雲觀,我們攏共就呆了兩天,真不知道他為什麽會這般信任我。可是,看他那模樣,又不忍心拒絕他。”

    唐盛哈哈一笑,“我都不知道他這脾氣像誰,隻盼著他傻人有傻福了。”

    談話轉為輕鬆,晚上唐盛設宴招待的周湄與皓五師兄弟一番,唐惜春跟著坐陪,他頭上傷還沒好,不能飲酒。不過,看老爹興致不錯,又有周湄皓五做陪,唐惜春很高興的吃撐了。

    待唐惜春送走周湄皓五,唐盛又將他招到書房說話,唐盛道,“汝寧已經將太妃想收你為徒的事跟我講了,太妃身份尊貴,你又喜歡算術,難得有這份機緣,想去就去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