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盲唐惜春挨了唐盛一句罵,“趕緊滾回屋念書去。”

    倒是唐老太太秉持著孫子是自家的好的偏心原則,笑道,“反正就是那麽個意思,春兒就是孝順。”

    唐惜春琢磨了一回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發了句有歧義的話,他倒也不在意,厚著臉皮笑道,“對啊,理解意思就得了。爹你不是喜歡品評詩文麽,什麽時候我做首詩歌頌歌頌你偉大的父愛,包你流芳千古。”

    “好,我等著。”唐盛簡直拿這活寶沒法子,接過羅氏的帕子擦擦唇角。

    接著老太太又說起給祖宗準備過年祭品的事,以前唐家寒微,頂多是殺隻雞供給祖宗,到了唐盛這兒,算是換了門楣,步入官宦門第的序列,祭祀之類的事自然也講究起來。

    非但要殺豬宰羊,更有各類鮮果點心茶酒齋菜等,準備起來頗是繁瑣,起碼要兩三天才能齊備。年下事多,媳婦丫環時時有事來稟,唐盛就帶著唐惜春去了前頭花廳,聽莊鋪管事的報賬,送年例。

    唐惜春在路上問,“爹,惜時呢?”

    唐盛道,“惜時出去訪友了,約摸晚上才回來。”看來,兩兄弟的關係當真是融洽了。

    唐盛這是頭一遭帶唐惜春見莊頭掌櫃人等,以往唐惜春沒個樣子,唐盛自然不會動此心。如今唐惜春有了幾分長進,年紀也大了,正好又趕了個年下,唐盛便帶著唐惜春熟悉熟悉外頭事務,以後也好做他個臂膀。

    唐惜春上輩子經曆過破產經曆過重新起家,哪怕重新起家後也隻是個小地主,但好歹沒把唐盛傳給他的祖業給敗了。雖然唐惜春挺後悔沒敗了家業,便宜了一窩子狼心狗肺。不過,總得來說,唐惜春還是有幾分打理產業的經驗的。

    他也有幾分小機伶,隨唐盛一到花廳便擺出一幅高深莫測的裝逼臉,各掌櫃莊頭對唐惜春並不陌生。唐惜春大大小小的也算個城內名人,有名的紈絝,他名聲比他爹這個知府還響亮三分呢。

    甭管唐惜春啥名聲吧,反正唐盛這麽正式的帶他出來,大家都很給麵子的給唐惜春大爺見禮。唐惜春大爺樣的一擺手,皮笑肉不笑地,“我不太懂這些,隨父親過來聽聽而已,你們說吧。”

    說是不懂,唐惜春聽得卻再認真不過。

    不過,他也隻是聽聽,並不多話。

    唐盛剛來成都府一年左右,成都府還有巡撫總督蜀玉侯幾尊大佛,故此,唐盛這個知府委實算不得高官。隻是,若做官來說,俸祿是遠不夠家中開銷的。羅氏雖有嫁妝,到底是羅氏的,唐盛這樣的男人,剛做官時沒法子,如今都熬成知府了,並不願意再花銷妻子的嫁妝。何況,羅氏的嫁妝,最終是要傳給自己兒女的。唐盛手中也有些自己的產業,派了可靠的人操持。

    唐盛也隻是過耳一聽,待掌櫃莊頭人都說完了,唐盛對唐惜春道,“這些賬本子你拿回去瞧瞧。”

    這活兒唐惜春是擅長的,很痛快的應了。

    打發這些人走後,唐盛問,“聽出什麽沒有?”

    唐惜春笑,“老爹你還挺有錢的。”心下暗暗歎息,看來上輩子唐盛也是將大半產業都給了他。

    唐盛瞪眼,“你就沒聽些有用的。”

    唐惜春對著那一撂賬冊呶呶嘴,“現在隻是聽他們上嘴皮一碰下嘴皮,生意好的收成好的自然是滿嘴好話,生意差的減了收成的無非就是訴苦罷了,能聽出什麽真假來?萬事都在賬裏,隻要盤過賬,就知好賴了。”

    “你帶回去瞧瞧吧。”唐盛有幾分滿意,道,“功名要緊,這些庶務也不能落下,說到底,不論做官還是做人,銀子是必不可少的。也不單單是叫你學著打理產業,亦是學著用人的道理。你既然擅長算術,反正你在家無事,將這些賬看一遍,再來找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