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名炳磷,字枚叔,因仰慕清初學者顧炎武的人格,更名絳,號太炎,以號行於世,浙江餘杭人。近代學者,思想家、經學家,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源的代表人物之一。

    章太炎早年曾師從俞樾、黃以周、譚獻等研習經學。後入康有為發起的強學會,參加維新運動。1897年至上海任《時務報》撰述。1903年撰《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反對維新而主張革命;同年6月發生"蘇報案",他遭捕入獄,被監禁三年。後流亡日本,參加孫中山的同盟會,與改良派進行論爭,1910年任光複會正會長。辛亥革命後回國,曾任南京臨時政府顧問。反對袁世凱複辟,曾參加護法軍政府。晚年以講學為主,提倡讀經。在經學、語言文字學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成為近代最後一位古文經學大師。

    章太炎早期的學術研究深受俞樾的影響,繼承了乾嘉漢學的風格,主要精力用於語言文字和曆史方麵,從校訂經書擴大到史籍和諸子,從解釋經文擴大到考究曆史、地理、天文曆法、章律、典章製度的傳統。這一時期他相繼寫出《膏蘭室劄記》《春秋左傳讀》等考證著作。開始他沒有嚴格區別今古艾,其《膏蘭室劄記》與《春秋左傳讀》中常有今文學家",甚至對今文學家所述俗的讖緯也表示理解,同時他也兼容宋學。從二十九歲起,章太炎“始分別古今文師說”,視《公羊》為"詭誕",對康有為的《新學曆經考》批評為"恣肆",而自稱"私淑劉子駿",這表明章太炎與今文經學立異,實由康有為借今文們改而緣起(參見《太炎先生門定年譜》)。這一年,他作《春秋左傳讀》,在《序》、《後序》、《敘錄》和《今廣文辨義》、《駁箴膏盲評》、《駁箴膏評三書敘》等文中批評今文經學。在這些論述中,章太炎堅持認為《左傳》不偽,丘明"親見素王",孔子作《春秋》,與丘明作《左傳》,經傳相輔相成,"孔子之旨,本行傳見",指出《左傳》才能體現孔子作《春秋》的本意,而《公羊》遲於《左傳》,得之"傳聞"。

    如何評價孔子和劉歆是章太炎與今文學家爭論的焦點。孔子作為儒家的宗師,今古文學者都毫不例外地加以推崇,然而尊崇的角度不同,帶來了理解的不同。今文學者認為孔子刪定六經,借六經傳"微言大義"為百世製法,所以視孔子為"托古改製"的政治家和哲學家。古文學者則據孔子自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視孔子為編訂六經的史學家和授徒講學的教育家。今文學者廖平甚至說"六經皆孔子所撰","堯舜湯武之治皆無其事"。章太炎批評廖平"欲極崇孔子",不惜對有文可征的曆史事實肆意歪曲,認為"堯、舜,周公適在前,而孔子適承其後,則不得不因其已成者以為學,其後亦不得不據此刪刊以為群經",因而"不得謂其中無前聖之成書",從而肯定了孔子刪定六經的學術價值和曆史價值。章太炎堅持"孔子是史學的宗師,並不是什麽教主"的觀點,是針對康有為立孔子為“教主”成立"孔教會"而發的。至於劉歆,一直受到今文學者的攻擊,而章太炎自稱是"劉子駿之紹述者"。他指出:"劉向父子總結《七略》,入者出之,出者入之,窮其原始,極其短長,此即與正考父、孔子何異?”(《國故論衡。明解故》,劉向、劉歆父子在以董仲舒為代表的今文經學獨尊的漢代,積極從事舊籍的整現,古文也得到了清理,尤其是劉歆研究《左傳》,並引《左傳》解釋《春秋》,使人們對文字簡單隱晦的《春秋》有了接近正確的理解。因此,章太炎推崇劉歆的學術研究,實際上是基於古文經學的立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