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贄(1527~1602年),字宏甫,號卓吾又號溫陵居士。福建晉江人,明末傑出思想家和進步史學家。李贄出生在一個回教徒的市民家族。原籍河南,原姓林,名載贄。元朝以後遷來福建。三世祖因反對封建禮教,得罪林姓禦史,被扣上“謀反”罪名,為避禍改姓李。李贄幼年喪母,隨父讀書,學業進步迅速。自幼倔強,善於獨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學傳統觀念束縛。

    12歲開始作文,反對孔子把種田人看成“小人”。26歲中舉人。30歲至45歲為官,先後任河南輝縣教諭、南京國子監博士、北京國子監博士、北京禮部司務、南京刑部員外郎和郎中,最後出任雲南姚安知府。20多年宦海生涯,他耳聞目睹官場的種種黑暗,以及民反兵變、倭寇騷擾我東南沿海等現實,深感明王朝內部的腐朽沒落。他與那些昏官迂儒和假道學格格不入。54歲那年,毅然辭官,寄居湖北黃安(今紅安縣),同大官僚耿定向的二弟耿定理探討學問。耿定理死後,耿定向屢次來信指責李贄“超脫”,兩人遂由思想上,政治上的分歧發展為公開的激烈論戰。李贄隻好移居黃安鄰縣的座城經摩庵,過著半僧半俗的“流寓”生活後來他幹脆把妻女送回原籍,自己則在座城龍湖芝佛院落發,同友人周友山等知己在青燈古佛下講學論道。

    他的《焚書》就是這時在座城刊行的。書中收入了幾封與耿定向論戰的書信。耿定向得知,一口咬定是李贄對他的“誹謗”,並以此為借口,批示其門徒對李掃亢進行圍攻、迫害。李贄被逼無奈,隻得離開龍湖,長期出遊四方。在邪惡的勢力麵前,李贄毫不畏懼,始終堅信正義在自己一邊。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李贄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藏書》在南京刊行。翌年,李贄從南京回到龍湖,原打算終老在此,豈料耿定向餘黨及原是李贄友人的梅國楨竟然夥同地方官吏,暗中造出“僧尼宣淫”的謊言,對李贄進行無恥的誹謗,掀起“逐遊僧、毀淫寺”的惡浪。地方官吏以“維護風化”為名,指使歹徒燒毀龍湖芝佛院,並下令搜捕李贄。在嚴酷的現實麵前,李贄避入河南商城中。這時正值敢於直言極諫的好友馬經倫被貶後來訪。李贄後來便寄寓在馬家,繼續從事《續藏書》的著述。萬曆三十年(1602年),大官僚沈一貫指使張問達彈劾李贄“惑亂人心”,“以秦始皇為千古一帝,以孔子這是非為不足據,狂誕悖戾,未易枚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