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1613年~1682年),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江蘇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他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曾參加抗清鬥爭,後來致力於學術研究。晚年側重經學的考證,考訂古音,分古韻為10部。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他是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成果累累;他對切韻學也有貢獻,但不如他對古韻學貢獻多。

    顧亭林學術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學的唯心主義的玄學,而強調客觀的調查研究,開一代之新風,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顧亭林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江蘇昆山亭林鎮人。初名絳,明亡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學者稱亭林先生。他研究經學、音韻、曆史、地理等,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著有《日知錄》、《肇域誌》、《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顧炎武把古韻分為10部,其中有4部成為定論,即歌部、陽部、耕部、蒸部。其餘幾部也都粗具規模,後來各家古韻分部,都是在顧氏分部的基礎上加細加詳。

    顧炎武在音韻學上的最大貢獻是用離析"唐韻"(實際是《廣韻》)的方法研究古韻。宋人也曾研究古韻,但把《唐韻》的每一個韻部看成一個整體,沒有想到把它們拆開,因此,盡管把韻部定得很寬,仍然不免出韻。另一個極端是遇字逐個解決,沒有注意到語音的係統性。顧炎武則把某些韻分成幾個部分,然後重新與其他的韻部合並。這樣有分有合,既照顧了語音的係統性,又照顧了語音的曆史發展。他首先廢棄平水韻,回到"唐韻"。比如把尤韻一部分字如“丘”、“謀”歸入“之咍”部,這就是“離析唐韻”,回到古韻。再比如把支、麻、庚三韻各分為二,屋韻分為三,令它們歸入不同的古韻部,充分體現了古今語音係統的差別。他的這種離析工作,直到今天大家還公認是很有價值的。其次,他最先提出用入聲配陰聲。《詩經》常常有入聲字跟陰聲字押韻,以及一個字有去入兩讀的現象,顧炎武從這些現象中認識到,除了收唇音的入聲緝、合等韻沒有相應的陰聲韻以外,入聲都應該配陰聲。在古音學的分部問題上,有陰陽入三分法,有陰陽兩分法,按兩分法說,他的作法是對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