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鐵鑄成饅頭一樣,叫永世不得翻身。內有家人王六,充作工匠,暗暗把屍排好,其餘家丁都是亂放的。

    張君左傳令:“各處天下文武官員,有人拿住薛強、薛剛出首者,封萬戶侯;匿藏不報者,與本犯一體治罪。”旨意下了,好不厲害。各處關津渡口盤詰,畫影圖形到處張掛。鐵丘墳四麵,武三思命大刀王殿帶三千人馬守左道;又命闊斧陳先帶三千人馬把守右首。又命兒郎日夜巡察。想:薛剛這廝必來上墳,若來必定要捉住,碎屍萬斷。武三思與張君左算計已定,自不必表。

    再言薛強不回雁門關,欲往西涼。這一日來到八叉山,一聲鑼響,跳出無數嘍羅攔住去路,要討買路錢,被薛強殺敗。報上山說:“山下一人經過,小人去討買路錢,此人十分英雄,頭目被他殺得大敗。特來報知。”那大王姓朱名林,有女兒金鏢公主,守住八叉山,官軍不敢迎敵。一聞此言大怒,吩咐帶馬抬槍,帶了兒郎衝下山來。一看薛強耀武揚威,大怒說:“小子不得逞強,俺來也。”薛強看見此人紅麵長須,手執大刀,身騎高馬。薛強看此人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將手中銀槍劈麵一槍,朱林把槍一架,刀槍並舉,二人連戰三十回台。朱林招駕不住,欲待回馬,隻聽得後麵金鏢公主大叫說:“爹爹,孩兒來也。”薛強看見一員女將十分美貌,棄了朱林,來戰女將。

    不上數合,公主將紅錦索拋起,薛強措手不及,被他拿住,帶往山中,吩咐綁了,問起姓名。薛強說:“吾乃兩遼王四子,原任雁門關總兵官薛強便是。”

    朱林聽得大驚,下階親解繩索,扶上聚義亭,納頭下拜:“不知爵主,誤犯有罪。”薛強答禮,也有一番言語不表。再說金鏢公主乃聖母娘娘徒弟,師父吩咐後來與薛強姻緣之分,當夜與薛強成親,在山招兵買馬,積草屯糧,報父母之仇。

    不言薛強在山,再表薛剛在天雄山,報說:“雄霸到。”二人上前迎進。

    雄霸見了薛剛,大罵說:“一身做事一身當,你犯了彌天大罪,害了父母、兄嫂滿門斬首。如今各處拿你,你還不知,天下之下孝就是你。”薛剛一聽此言,暈倒在地,半日方醒,大哭不止。伍雄說:“破釜沉舟,哭也無用。商議一個計較報仇要緊。”薛剛說:“那裏等得。吾先要到長安祭掃父母。”

    伍、雄阻擋不住。薛剛拜二人,在路上果見關津村坊張掛榜文。薛剛日間不敢行走,夜間而行,來到潼關。潼關尚未開啟,到相國寺下馬,進方丈來見當家和尚。和尚法名梁乘,認得是薛剛,說:“三爺好大膽,你看處處張掛,要拿你。上長安,怎進去?且在寺中住下,有機會就進去。”薛剛心焦惹起病來。

    這日小和尚來報,魏相到寺行香。當家和尚前來迎接。和尚擺齋,說起丁山受屈而死,魏相下淚。和尚又說:“三爺為此,隻是不能進長安。”薛剛說:“孫兒惟恐不能進長安,進了長安就不怕了。魏相低頭一想果然。進長安到沒有什麽,說:“侄孫,你既要進長安,躲在我轎中可進。”薛剛拜謝太祖。魏相回到府中下轎。喚出薛剛,收拾三牲祭禮,一條鐵棍當做扁擔挑好,天晚出門。魏相吩咐說:“你祭過父母,不許到我府中。速出城去,恐妨有人知覺,性命就難逃了。”薛剛拜謝,挑了物件,來至墳前,十分苦楚。打死更夫,大步上前,將鎖扭斷,走進柵門,用石板頂好,到裏邊祭奠,名為“一祭鐵丘墳”。外麵驚動守墳的兵將,不知此處捉拿否,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