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蘇寶同見二位軍師,狼狽而至,驚問:“何故如此?”僧道說:“因昨日我們出戰,被唐營女將殺敗逃回,多吃了幾杯酒,正在睡熟。不想被他放火燒營,打進關中,望乞恕罪。”寶同道:“何幹二位軍師之事,多是本帥不曾預先算定,故有此變。反累二位軍師受驚,今關寨已失,諒難破此金光陣及過得蘆花河哩!仍煩二位軍師,嚴守陣門,務必殺盡唐兵,方消此恨。”

    那些敗殘番兵逃走,分撥添守。

    再言樊元帥在關中,打捷書報與唐王。一麵同眾將出城,往番陣一看,見他擺得十分利害。旌旗招展,劍戟重重,焰焰紅光衝天,必有寶貝在內。

    主帥說:“日間不好去看,待晚上去看便了。”仙童說:“言之有理。”進入城內,直到帥府。等到黃昏,帶了四員女將,悄悄出了城門,來到番陣前。

    其夜月暗星稀,五人偷看,隻見燈球照耀,四麵八方,殺氣騰騰。八個陣門,俱有紅光萬道,令人可畏。正在此看陣,隻聽得陣內喊聲道:“陣外有馬鈴聲,莫非有奸細?快出去捉來。”五員女將聽得分明,遂道:“我五人在此,倘他陣內殺出,如何抵敵?不如回關去罷。”遂勒轉馬頭,回關去了。陣內番將殺出,五人早已回關,元帥回到關中,眾將俱來問看陣如何?元帥說:“不知寶同何處學來,擺得這金光陣,十分利害。內分八門,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五方分青、黃、黑、白、紅,分為五營。各有番兵把守。陣中紅光現出,必有寶貝在內,若探此陣,須要前去請我師父,方可破得。但我掌帥印,不能親去,誰去走一遭?”丁山上帳說:“這金光陣,我師父王敖老祖也曉得。夫人身為元帥,不必擅離軍伍。差別將去,黎山老母決不肯來。不如小將前往師父處,問個明白。”梨花道:“相公能去更好,須要取十件寶貝來。那怕蘇寶同三十二把飛刀,和尚飛鈸,道士鐵板。”丁山“得令”,帶了梨花手書,星夜前往雲夢山不表。

    再言應龍見母親這般說,心中不服。管他什麽金光陣?不如瞞了母親,私去打陣,乘其無備,殺入陣內,破了他陣,是我大功。待至黃昏時候,與劉仁、劉瑞說知同去。二劉將說:“這個使不得,想元帥神機莫測,尚未敢去破。況我等凡胎肉質,且未奉將令,倘有不測,如何是好?”應龍變色道:“你二人果是小子之見,有我在此怕甚將令?你們膽小,我為前驅,你為後應。”二人不敢違拗,隻得答應。是夜天色昏暗,悄悄來到陣前。應龍抬頭一看,見陣內扯起三十二盞紅燈,照得旌旗閃爍,劍煌戟輝,毫光萬道,直透天門。心中欲待退兵,又恐劉家兄弟恥笑,隻得硬了頭皮,傳令手下軍士發喊,打入“離”門,那辨東西南北。隻聽得一聲炮響,一員番將殺出來,生得紅臉獠牙,手執狼牙棒,大喝道:“乳臭小兒,敢來打陣。”應龍竟不答話,將手中畫戟刺來,戰未數合,四麵番將圍來。喊殺連天,應龍手下兵士,殺得七零八落。四麵番將,似鐵桶一般。後麵劉家兄弟,殺入“坎”門。

    衝出二員女將;金桃、銀杏二位公主。四馬交兵,殺無數合。後麵殺出五位大仙,身穿緋衣,坐騎白鶴,飛撲前來,好不利害。劉家兄弟心慌,回馬要逃。被絆馬索絆住,跌下馬來。二員女將搶將過來,活捉回營。五位仙人乘勝殺來,應龍無心戀戰,要走無路。被道人鐵板打下馬來,可憐身為肉醬。

    那應龍陰魂不散,飄飄蕩蕩,到鳳凰山與神女成親,複歸神位。此是後話不表。

    再言劉仁、劉瑞被兩個公主活捉回營。銀杏私謂金桃曰:“我們生長番邦,未曾婚配才郎。今擒來二員小將,這般才貌,且兼有勇,何不勸他歸降,許以婚姻如何?”金桃笑應曰:“妹也有此意,難得姊妹同心。”吩咐將捉來二將,解至中營發落。小番得令,將二人推來,二人立而不跪。兩公主假意喝道:“你兩個蠻子,死在我手,還有何言?還不下跪麽!”二將怒道:“我堂堂男子,焉肯跪你,要殺就殺,何必多言。”兩公主又道:“你兩個孩子,倒有烈性膽量,我有話對你說,我二人意欲歸附唐朝,奈無人引入,今幸二位將軍到此,願訂終身之好。如若不肯,難逃性命,請二位將軍三思而行。”二人聽了,抬頭一看,見兩位公主都是絕色,開口說道:“若肯歸唐,有話說來,無有不允。”兩位公主說:“二位將軍,我姐妹二人因生在番邦,難逢佳遇。見你大唐人物,今不顧羞恥,親自將言對你說,欲要今宵完其花燭,一起降唐,拜見聖上。郎君意下如何?”劉氏兄弟聽了,滿心歡喜,說道:“既承二位公主不殺之恩,焉得不從?但成了親,就要歸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