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準奏,傳旨:程老將軍齎詔前行。丁山謝恩退出,辭別眾將,如今三步一拜,一發難過。程咬金道:“世子,老夫馬上行得快。你步行,況且又要拜,是慢的了。你先動身,待老夫稍停一二日趕來正好。”丁山道:“多謝老千歲。”依然營前拜起。

    再言樊梨花正在府中,差官回來說明此事。梨花大悅道:“三難冤家也不怕他不死心塌地,自然懼怕我,要他叩頭拜回靈魂。”不表私衙之事。再言丁山三步一拜,正是六隻炎天,拜得汗流如雨,看看又到寒江。隻見後麵來了一支人馬,相近前來,抬頭一看,原來恰是程老千歲奉詔到此。薛丁山上前拜見,咬金道:“虧你後生家有此精神,三步一拜,拜得到此。若是我老人家,一拜也不能的。待老夫開讀詔書,你慢慢前來,哭活樊小姐便好。”

    說了這二句,飛馬即去。

    丁山聽了,滿腹疑心,想道:“方才老千歲之言有因,難道小姐不曾死?我丁山仍有性命。”一路疑疑惑惑拜去。再言咬金到了關前,探子報進,說聖旨到了。老夫人冠帶出來迎接,說明此事。且待負義丁山拜活,然後開讀,咬金聽說,言之有理,就在公館住下。

    再言丁山三步一拜,來到轅門,開言叫聲:“門軍,快與我通報夫人。”

    夫人吩咐開門。丁山拜進內衙,對了靈座,雙膝跪下,哀哀啼哭,訴說情由,均已皆認自己不是:“望小姐前仇莫記,與你夫妻和好,以後再不敢得罪你。你陰魂必然曉得,早早還魂,同去朝見天子,救我一命。倘若再有差池,靈前立刻喪命。”說罷大哭,叩頭不止。小姐棺中聽得,隻是不睬,丫環使女,見世子這般悲傷,盡皆下淚,看小姐怎樣還魂。聽得鼓打一更,丁山依然哭拜,但見靈幡肅靜,並無人聲。俄而二更,丁山哭叫不止。鼓打三更,已交半夜,丫環侍女,俱皆睡去,獨留世子在此,起來拜倒,哭得疲倦,就在拜墊之上,朦朧睡去。隻見一陣陰風,鬼哭神號,丁山驚醒,立起身來道:“小姐,你陰魂出現了麽?待我到靈幃裏麵相會。”隻見眾侍女沉沉睡去,見了棺木,將身抱住,叫聲:“小姐,你陰魂來會我,我在此等你還魂。”忽見棺材蓋悠悠揪起來了。丁山本來膽大,把棺蓋揭開,隻見樊梨花坐起來了,大叫一聲:“我好恨!”開眼一看,見了丁山,恨恨之聲不絕。丁山大哭,忙扶起小姐,跨出棺材。那侍女丫環驚醒,看見了小姐,大家歡喜。忙請夫人,夫人假作啼哭,叫聲:“女兒,難得你還魂,叫娘好不歡喜。”丁山大悅,輕輕跪落,說:“恭喜小姐還魂了。”小姐全然不理。夫人說:“女兒,丁山雖然忘恩負義,幸虧朝廷伸你仇恨。如今消卻前仇了吧!”小姐聽了夫人之言,說道:“既是母親吩咐,孩兒從命便了。”隻見丁山跪在地下,小姐大喝道:“負心人!若不念聖上求賢之心,把你這個冤家,萬剮千刀,方泄我恨。快起來,通報公館,明日宣讀聖旨,就此起兵。”丁山大悅,叩謝立起身來,卻好天明。

    夫人吩咐,去了靈位,以便迎接聖旨。丁山走出,報與老將軍知道:“那樊小姐被我拜活了,請前去開詔。”咬金聽了哈哈大笑,說道:“賢侄,你信服我麽?你要真心誠意,自然拜活。”丁山道:“多謝老千歲。”同老將軍來到官廳,梨花接旨,開讀詔書謝恩,然後與咬金相見,說:“老千歲,前日玉翠山薛應龍,不服王化的草寇,被我用計擒他,認為世子,後因急變,又反上山中去了。今起兵西征,正夜用人之計,我同老將起兵複旨,著丁山領兵一千,前去收服薛應龍,同來見駕。”程咬金說:“小姐之言有理。”

    丁山不敢違令,領兵往玉翠山而行。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