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言刁總兵對秦漢說道:“你這小畜生,如此無禮。不看金刀聖母之麵,立斬汝首。如今歸唐,你去說與薛元帥知道,快整備花燭,今晚親送小女過來完姻。”

    秦漢領命出關,回營見了元帥,說明此事,仁貴大悅。吩咐備花燭,等他投降唐營。正在忙碌,忽報桃花聖母來到。金蓮小姐連忙出來,迎進聖母。

    父女營中相見,分賓主坐下,細說前來作伐:“令愛該配竇一虎,元帥當初應允,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今日是團圓之夜,與令愛完姻。”元帥聽了,心中不悅;金蓮小姐悶悶不樂。聖母見他父女不開口,明知嫌一虎身矮,便說:“這一虎回去,吃了仙丹,能會變化。如不信,喚他出來一看,就明白了。”元帥爺隻得傳令,喚一虎上前參見。一虎明知聖母說親,把變俏符貼在胸前,將身一搖,變了七尺以上,身材美貌郎君。元帥父女看見說:“果然仙家妙術,真能變化。”況是建德之後,又有地行仙術,年前已經許過,隻得允了。小姐見父親允了,含笑應從。元帥說:“既蒙仙母作伐,下官就備花燭成親便了。”一虎遂上前拜謝。桃花聖母辭別。是夜刁總兵送女來到營門歸順,元帥十分優待。兩員矮將,當晚成親,一虎仍變小了。金蓮自知前生之事,況且月蛾十分美貌,相配了秦漢,與我命一般的。月娥心內也這般想:金蓮也肯配著矮子,同病相憐。此夜洞房花燭,萬種風光,真說不盡。

    再言元帥次日升帳,傳命拔寨進關,養馬三日,商議征西。刁總兵說:“元帥西進,左近下官手下有一十七路營寨。不消一月,先平了十七營寨,然後西進。不然,惟恐他在後麵,擋住糧道,為害不小。”元帥道:“刁將軍之言有理。”命一虎、秦漢、尉遲號懷、尉遲青山、程鐵牛、程千忠、羅章等分兵十七路,同了刁總兵一路招安,不從者打破營寨。不消一月,殺得西番營寨,番將番兵逃的逃,降的降,殺的殺。秦漢、刁總兵等得勝回營,此話不表。

    再言西番敗殘兵將,逃入西番,朝見哈迷赤國王,奏明此事,說:“西番被大唐人馬殺進,奪去了萬裏地方,許多關寨。今刁應祥獻了玄武關,將女許配敵國,又奪了十七寨。大兵已進西番來了,請旨走奪。”番王聽奏,大驚失色,跌倒龍床之下,班中閃出一員大將,頭戴金貂,身穿貂裘服,足下烏靴,出班奏道:“臣西雲王黑裏達,啟奏狼主:自古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唐薛仁貴雖然英雄,隻怕難敵我邦楊藩。他十分驍勇,鎮守白虎關,決能恢複。請狼主再發雄兵,前往白虎關相助。”哈迷王回嗔作喜,說:“王叔之言有理!孤家傳旨,即日發兵,往白虎關助戰。”眾臣朝散。

    不表番王之事,再言大唐元帥,平了十七寨,命新降總兵刁應祥:“領兵謹守十七寨,莫被番兵侵奪。”應祥得令,督令精兵,各守關寨,自仍鎮守玄武關。元帥領大隊人馬,離了關頭,滔滔一路前行。到了琅玡寨,傳令紮營。次日正要打寨,隻見寨門大開,番兵獻冊投降。元帥兵馬進琅玡寨,停留寨中。是夜竇仙童生下一子,元帥、夫人大悅,取名薛勇。過三朝出寨,又往前行。行了三月,來到豹尾寨,寨中番兵早已逃去。大兵進了豹尾寨,安下營盤。軍中陳金定也產下一子,元帥喜之不勝,對夫人說:“前日孫兒,下官留下名字,今日夫人取名。”夫人笑道:“大孫取名薛勇,二孫取名薛猛。”元帥大喜。傳令三朝之後,拔寨前行。

    命秦漢、竇一虎帶領本部精兵,攻打白虎關。

    二將領令出寨。在關前叫罵,說:“快報與關主知道,早出來會我!若不獻關,我爺打進關中,叫你一關螻蟻一個不留。”早有番兒報進關中去了。

    那守關主將姓楊名藩,生得眉濃眼大,麵如鐵鍋,有萬夫不擋之勇。這日正在私衙,與左右偏將議論薛仁貴之事,忽有小番報進,說:“平章爺不好了!大唐兵將實為凶勇,一路勢如破竹,兵馬已到關前了。有將來討戰,請平章爺定奪。”楊藩聽了大怒,吩咐備馬,取甲抬刀。左右聽了,取過盔甲。那楊藩頭戴虎頭盔,身穿鎖子黃金甲,坐下一匹烏駒馬,手執金背大砍刀,領了兵將,來到關門。傳令放炮一聲,關門大開,落下吊橋,衝出陣來。秦、竇二將敵住交鋒五十餘合,你看:二將是步戰的,跳來跳去。楊藩在馬上愈覺用力,不能勝他,忙向袋中取出棋子,喝了一聲:“照打!”二將抬頭一看,正中麵旁,負痛而逃,敗進營中。元帥見了大怒,點偏將十二員出陣,又被金棋子打破,頭青鼻腫,大敗而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