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那宮中,朝廷親自祭奠,文武百官、皇親國戚都來祭奠。三日之後出殯,在朝文武俱來相送,一路素車白馬。安葬已畢,兄弟謝了聖旨,複謝百官。朝廷降旨:封寶林蔭襲父爵虢國公,寶慶封陳國公,尉遲號懷封平陽總兵。黑白二夫人見老相公身死大哭,蒙聖恩禦祭禦葬,又封了三位兒子,感念聖恩,在家守孝。

    朝中無事,太平天下,不知不覺,又是一年了。到了秋後,萬歲駕坐早朝,文武朝見已畢,聖上對程咬金說:“如今沒得說了。”咬金無可奈何,不能保救,下邊秦、羅、尉遲等,好似雷打相同,都不敢出來保救,麵麵相覷。聖上即降旨:“將仁貴綁出法場斬首,報來繳旨。”旨意已出,竟將仁貴綁縛去了。合當有救,卻好徐茂公漢陽府救饑完工,前來繳旨。正見法場處決仁貴,茂公說:“刀下留人!”指揮見了英國公徐千歲,怎敢動手。徐茂公來到殿上,俯伏金階覆旨。聖上看見徐茂公,龍心不勝之喜,說:“先生在湖慶救饑,想是完畢了,百姓如何?”徐茂公奏說:“湖慶漢陽府前年大荒,蒙萬歲洪恩,救活了數百萬百姓。今年麥熟,百姓就好活了。如今來覆旨。老臣來朝,見法場處決薛平遼,已請刀下留人,欲求保薛仁貴。”萬歲道:“他犯了十惡不赦之罪,朕旨意今日一定要斬,先生你不必再管他。”

    徐茂公奏說:“老臣亦奉旨要救薛仁貴。”萬歲道:“徐先生癡了,隻有寡人的旨意,那個做得朕的旨意?”徐茂公說:“萬歲三年前已降過旨意,老臣是奉旨的。”聖上說:“先生一發荒唐了。三年之前,那兒有什麽旨意?”

    徐茂公說:“萬歲前年在東遼三江越虎城外打獵,老臣奏明要遇見應夢賢臣,但這人福淺,早見不得君主,還要得三年之後。望陛下不見他。過了三年,班師到京,見他尚未為晚。就是聖上金口玉言說,‘早見朕三年,難道他還要折壽?’臣說:“壽倒也不折,隻怕有三年牢獄之災。’萬歲說:“卿益發胡塗了,這牢獄之苦隻有寡人作主,那個監得他在牢!如今朕發心要見,雖然應夢賢臣,將來犯了十惡大罪,寡人隻將功折罪,並不把他下在天牢。’老臣又奏道:“萬歲金口玉言說在此的,後來薛仁貴有什麽違條犯法之罪,求陛下要赦的。’蒙吾主金口說:“自然赦他。’故此,老臣今日是奉三年前萬歲的旨意。”貞觀天子聽了,龍首點頭說:“先生主意怎麽樣?”徐茂公說:“如今仍將薛仁貴發下天牢,明年秋後處決。”天子說:“依先生所奏。”傳旨放綁,仍落牢中矣。萬歲龍袖一卷,駕退入宮。

    程咬金這一班公爺,今朝見要斬仁貴,恨不能保救。今見徐茂公上朝,歡喜不過,料是一定放的,不道又下天牢。眾人不解,程咬金上前叫聲:“二哥久違了。方才聖上倒有心赦宥,二哥為何又發天牢?”徐茂公說:“兄弟你不知,天數已定,他命中注定有三年牢獄之災,就早出來也沒路的。聖上終久疑心,另尋別事斬他。明年歡歡喜喜出來,豈不妙哉!”程咬金等大不悅,各自回府。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一年相近了。再講西番哈迷國,有一元帥,是蘇定方之孫、蘇鳳之子蘇寶同,國王封他為掃唐滅寇大元帥,坐鎮鎖陽城,與陝西交界。他差使臣來到長安。此日萬歲駕車早朝,有黃門官朝見。天子說:“宣進來。”使臣來到金階,俯伏奏道:“番邦使臣楊魁叩見,願天朝聖主萬壽無疆。今有番表一道,獻與龍目觀看。”朝廷說:“什麽表章?取上來。”楊魁把本一呈,接本官呈上龍案開拆,龍目一看,有數行字在上麵寫著:

    掃唐滅寇蘇元帥,三世冤冤要報仇,手下雄兵千百萬,要滅唐朝盡九州。戰書到日休害怕,不奪長安誓不休。若要我邦不興兵,唐主稱臣自低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