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_read();

    牢底坐穿的節奏。↖,

    這次李素闖的禍有點大,雖然和上次揍楊硯一樣,都是揍朝廷命官,隻不過揍的品級比以前高了一點點,楊硯那時才隻是七品的監丞,而吳扶風卻是五品郎中,也算是可喜的膽大包天的進步。

    揍朝廷命官不算闖禍,所有人的眼裏,李素還隻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一個十六歲的孩子誰能指望他多成熟?想罵就罵,想揍就揍,這才是少年真性情,若真跟那些混跡朝堂數十年的老油子一樣沉穩內斂,勾心鬥角,這個少年未免太妖孽了,妖到沒朋友。

    李素闖的禍在於領著數百人衝撞度支司,對李世民來說,這件事才是真正觸碰到忌諱的地方,領著人公然衝撞朝廷官衙,這是對皇權的嚴重挑釁,李世民這個皇帝當得多不容易啊,殺完哥哥殺弟弟,想想自己反正惹了一身騷,索性順便把老爹也一腳從皇位上踹了下去,讓自己騷個徹底,身體力行地告訴天下人,“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這句俗話的正確性,前瞻性……

    皇權來之不易,且做且珍惜。誰知斜刺裏忽然殺出個李素,二話不說領著幾百號人把他的官衙砸了,人也揍了,天下人都像他這麽搞,李世民這個皇帝還當不當了?

    李素犯的這樁事,若換了別人,毫無懸念的斬首示眾,大唐立國後,除了李世民他自己,在十一年前的玄武門前幹過一次出格的事外,還從沒有人敢這麽無法無天過,不殺何以服眾?

    但是……闖下這樁大禍的人,偏偏是李素!

    李世民頭疼了。

    “天下英才皆入吾彀中”,李世民曾經站在太極宮景陽殿前,看著當年的新科進士一個個走進宮闈。一時感慨而發。

    然而真正的“英才”,必須可堪國用的,不能為國所用的人,隻能算是有點小聰明,算不得英才。李素明顯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英才”,作詩隻是小道。治病也隻是小道,釀酒,殺人,都搬不上台麵,可是,推恩薛延陀之策,發明馬蹄鐵,發明火藥,造出震天雷。這些卻是大唐非常需要的東西,不聲不響做出這麽多事,這樣的人,怎能不配稱為“英才”?

    現在這位少年英才闖了禍,最頭疼的不是李素,也不是東陽,而是李世民。

    頭真的很疼,很想抽他……

    衝撞官衙犯了忌諱。但李世民知道李素並沒有存心挑釁皇權的意思,一個無兵無權的小子。領著一幫子紈絝,把一個五品官狠狠揍了一頓,這事怎麽也不可能是意圖不軌,任何人眼裏看來都是小孩子犯渾做的混帳事。

    李世民當然不舍得殺李素,若殺了這個人,大唐橫掃天下。將周邊鄰國盡數納入版圖的稱霸之路至少要多走二十年,少了李素,多等二十年,對李世民來說,無異失了百萬雄兵。

    李世民憤怒過後已漸漸冷靜。氣歸氣,可理智告訴他,必須放李素一馬,否則是跟自己的霸業過不去。

    然而,李世民想放過,朝臣卻不想放過。

    以魏徵,孔穎達,褚遂良等文臣為首,禦史台一幫禦史群情激憤,這幾天給李世民上了無數道奏疏,搬聖賢之言,數前因後果,甚至直接破口大罵者皆有之,大家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但最終的意思都是相同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