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的,幾根玉米棒子,沒夠吃。韓林和金子,這一對吃貨界的難兄難弟,把剩下的幾根玉米承包了。

    沒辦法,曉曉隻好反複叮囑兩個,吃口鹹的,否則光吃玉米會胃裏不舒服。

    楊氏也服氣了,“沒想到青玉米這麽好吃。可還是反對在掰青玉米,這樣太浪費。”

    轉眼進了七月,天氣更熱了,新院子已經逐漸成型。占地麵積大概有兩畝。

    楊氏每次上山都禁不住的誇獎,“這大院子,真敞亮!”金子忙不迭的接茬兒,“那當然,比那前村兒的老地主的院子,不知道好多少?當初劉叔還讓蓋三進的呢,是我妹子說的,不用那麽大,二進就行了。”

    劉叔也上山來過幾次,看看院子的進度。沒想到的是,曉曉給他煮青玉米嚐鮮,他吃了一次,也喜歡上了青玉米。就隔三差五的來吃上一回,直到長成老玉米。

    小院兒裏種的辣椒,早就紅了,都被曉曉摘下來,晾幹了。韓林有些不解,曉曉也不會瞞著他,晚飯的時候就炸出了一碗辣椒油,韓林用辣椒油拌飯,吃的比辣椒醬還起勁兒。

    看著小嘴被辣的通紅的小丫頭,比抹了胭脂還好看,不禁有點心猿意馬。

    想起爹娘說的,女子沒到及笄,不要圓房,否則會對女子的身子壽命會有影響,反複的告誡自己,才算按住內心的狂潮。

    兩個人又把掰掉青玉米的,那一片玉米荄子割掉,土地平整出來,種上白菜。

    空間又擴大了一些,但是跟以前的速度比差遠了。曉曉覺得這樣也不錯,省得太累。

    就這樣空間裏的產出也是驚人的,香稻都攢了幾千斤了,水果罐頭也已經好幾十壇了,那可都是十斤裝的。可是沒辦法,還在繼續。

    曉曉和韓林商量過了,兩個人在去找老工匠,讓幫蓋個倉房,大一點的沒關係,可以儲存糧食用。

    回來之後,韓林就在那冥思苦想,也不知道為什麽?

    看著半天,坐在那裏默默無語的韓林,曉曉覺得納悶兒?這貨今天怎麽了?

    想想又提醒韓林,快七月半了,咱們要去給爹娘上墳,讓他去山下的雜貨鋪,買些紙錢。

    韓林答應著,就領著黑子出門去了。還沒走出來多遠,就看見二姨娘倆在割草,“二姨!”“哎!大林幹啥去啊?”“去山下買些紙錢,明個兒好給我爹娘上墳。”

    二姨聽見這些話沉默了,姐是個沒福的。自己這個二姨都跟著借光了,何況是姐姐這個正經婆婆!唉,不想了,想多了都是眼淚。

    栓子年紀還是小,縱然是少年老成,但還是有孩童的一麵。自從上山以後就沒下山過。現在聽見表哥說下山去,還不是辦正事兒,就有點躍躍欲試。

    韓林看出來栓子的小心思,“栓子,跟哥一起去不!”“去!”栓子扔下手裏的鐮刀,就雀躍的跑到韓林身邊。

    二姨看著一天比一天開朗的兒子,囑咐著,要聽表哥的話,別給表哥添亂。

    “知道了娘!”栓子拉著長長的尾音。歡快的跑在韓林前麵。

    兄弟兩個有了伴兒,尤其是栓子,就像是放出籠的小鳥。歡快的,嘰嘰喳喳的一路問個不停,看什麽都新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