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同攜玉手並香肩,送別哪堪淚滿天。

    勒馬未離金殿角,銷魂先被美人顏。

    話說昭君叫聲:"禦弟,奴算起來,在世日少,終要別你。少不得番王打發你回朝之日,望將奴魂帶歸故土,奴在九泉斷不忘恩。這句話兒切記在心。"說畢,放聲大哭。王龍再三勸慰道:"娘娘不必傷心悲苦,且保重禦體要緊。"正在宮中敘話,忽見正宮差了內侍,送燒香日期到來,嚇得王龍急急告別出宮。昭君吩咐禦弟一聲小心在意,王龍答應而去,不表。

    且言昭君接到禮部擇的燒香日期,上寫:"次日乃黃道吉期,請駕出行。"看畢,知道生機日短,死期將近,免不得暗暗傷心,假作笑容回言:"知道了。"打發正宮內侍去後,獨自進房坐下,仰天大哭道:"奴的生路,隻有今日一夜了,明日到了浮橋上麵,番王呀,哪裏為你燒香了願,分明是奴的終身結果了,你還癡心想奴結成連理,隻怕你還在夢中呢!實不是奴家過於無情,奈名節攸關,豈能失身番地?"正在悶想苦楚,忽聽遠遠一聲響亮,譙樓正打初更,昭君長噓一聲,吟詩一首:月掩浮雲少跡蹤,因何此日不相同。

    嫦娥若把昭君妒,羞對蓮花寶鏡中。

    吟詩已畢,又想:"奴與漢王若是無緣,如何夢裏相逢,許了婚配?未滿一年,好好鴛鴦拆散兩地,有緣要算無緣了。

    且住,堂堂大國皇帝,尚且不能庇一妃子,何況民間?故出許多奇怪事,成為話柄。哎,漢王呀,這是要討昭君,你就輸心服意送與外邦,若是要你的江山,難道也讓人不成麽?這般庸弱,還做什麽人君,管什麽萬民?總之,漢王你怎忍拋撇奴家,全無一點夫妻之情,奴還思想他做什麽呢?"正在細想,又聽鼓打二更,吟詩一首:遙憶君王不動情,綢繆不減惜惺惺。

    算來指望千年合,怎奈今朝獨苦吟。

    吟詩已畢,又想:"父母俱已年老,膝下無子,還幸生奴姊妹二個,招個女婿,奉養終身,到老有靠。不料遇見對頭,父母為奴遭刑,又遇假旨,為奴充軍,受盡千般之苦。及一旦身為國戚,也算否極泰來,不知女兒又遭此不測之禍,害得父母終日思想,免不得要生出病來的呢。爹娘呀!譬如當日未曾生這個女兒,也可置之度外了。且喜眼前還有妹子,諒已成人,父母切不可又貪富貴,似奴這個女兒,分明送入火炕去了,今生今世要見女兒之麵,是萬不能了。"想畢,放聲大哭。又聽譙樓正打三更,已交半夜,隻是跌足捶胸,連叫:"罷了!"悲悲切切,又吟詩一首:淹滯番邦十六春,朱顏易改白如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