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妙藥難醫長夜恨,黃金怎買轉鄉時。

    此情囑咐天邊鳥,飛到長安要報知。

    話說右班中閃出後軍都督李虎,乃李廣之子,今見父親被困、兄長遭擒,文武並不領旨,漢王正在發惱,由不得兩太陽冒出火星,忙出班奏道:"臣啟我主,但放龍心,微臣情願領兵去救雁門。"漢王聞奏,大喜道:"賜卿十萬人馬,得勝回朝,再當加封。"李虎謝恩,退出朝門,回到府中。入內,早有妻房百花夫人迎接,進房見禮,分賓坐定,李虎便把領旨出兵,要救父兄的話對妻子說了一遍。百花帶笑叫聲:"相公,既是要去點人馬,妾願奉陪一行。"李虎搖手道:"夫人乃一女流,怎能上陣行兵?"百花道:"任他千軍萬馬,怎敵得妾的雙刀利害?相公但請放心。"李虎道:"既是夫人執意要去,悄俏兒地,不要將兄長被捉的消息,使嫂嫂與侄兒知道,回來要鬧不清呢!"百花道:"這個自然。"話言未了,隻聽得裏麵一聲喊,好似響了一個霹靂,就是李陵之子,名叫李能,年方十五,生得麵如鍋底,使兩柄銀錘,本事還去得,今在屏風後聽見李虎夫妻說的話,忍不住大叫一聲:"叔叔,嬸嬸,休要瞞我,快快說與侄兒知道!"李虎已知李能聽得明白,料難隱瞞,隻得將他父親被番邦捉去的話說了一遍。李能不聽猶可,一聽時急得三屍暴跳,七竊生煙,哭哭啼啼,趕到上房,說與母親知曉。張氏夫人也是號陶大哭,出來叫聲:"叔叔,此事如何是好?"李虎道:"嫂嫂但請放心,愚叔已奉旨出征,包管救兄長回朝便了。"張氏夫人道:"愚嫂與你侄兒一同叔叔前去。"李虎也知攔擋不住,隻得依從,便把家園托與老家人管理。過宿一宵。

    次日五更,男女各整戎裝,下了教場,點了十萬大兵,辭別王駕,放炮起行。離了東京,催動人馬,不分星夜,急奔邊關。在路上非止一日,早到雁門關,已有探子報知元帥。元帥吩吩開關,放進人馬。李虎夫妻、張氏母子,進帳參見李廣。

    李廣在帳中擺了接風酒,席間,談起交兵之事。李能救父心急,恨不得即時請令開兵,李廣不肯,道:"爾等一路鞍馬勞頓,且自歇息一宵,明日再議開兵之事。"席散,各去安寢。過了一宿,次日元帥升帳,李能又要請令開兵,李虎叫聲:"侄兒且慢,待為叔的試他一陣,再作道理。"李廣道:"我兒言之有理。"就命軍士摘去免戰牌,便差李虎領兵對陣。你道李虎怎生打扮?但見他:頭戴金盔光亮亮,身穿金甲氣騰騰。

    上罩紅袍如血染,絲條帶挽錦絨綾。

    左持寶雕弓一把,右插狼牙箭幾條。

    坐下追風桃花馬,丈八銀槍手內擎。

    李虎一馬衝到陣前,高叫:"小番奴,快把李陵送出營來,萬事全體,若有一字不肯,某就踏進營來,殺你片甲不存。"小番聽說,慌報知吳元帥。元帥便問:"哪位將軍出馬?"土金渾向前領令,上馬提槍,衝出營來,大叫:"南朝將官聽著,快把昭君送出,以免爾等生靈塗炭。"惱得李虎大罵,也不通名道姓,舉起長槍便刺番將。土金渾舉槍急架,一來一往,三十個回合,土金渾戰不過李虎,敗將下去。李虎乘勢衝進營來,勇不可擋。眾番兵一見漢將衝營,急忙報知吳元帥。元帥便差雅裏托、孫雲、哈虎、石慶真父子三人,一齊出馬來戰李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