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佳人行到藕池邊,想起君家去半年。

    池內荷花單照影,何時方結並頭蓮。

    話說王太守又見家人報說:"外麵解差伺侯,催促動身。"太守聽說,不敢怠慢,一麵將府庫錢糧案卷寫了一本冊子,備了文書,呈與上司,交代清楚,一麵叫夫人收拾,雇了一隻浪船,將行李發入裏麵,帶了家眷下了船中,直向遼東而去不表。

    且言昭君受苦冷宮,並不知父母為她起的禍根,充軍遼東。

    每日坐在冷宮,紛紛珠淚,暗自沉吟:一來思想父母,遠在越州,隻道女兒西宮稱尊,並不知在冷宮受苦。二來恨那漢王十分薄幸待奴,既與奴無緣,就不該差人將奴召進京;既將奴召選入宮,又貶入冷宮,害得奴不上不下,漢王真好狠心!三來自歎奴家紅顏薄命,一至於斯。四來恨煞奸臣毛延壽,使盡萬般巧計,將奴暗害。奴好苦命也!昭君想到傷心之處,放聲痛哭,驚動管院張內監,見昭君身進冷宮,朝朝掉淚,夜夜悲傷,苦得容顏十分黃瘦,已有幾分病容,忙向前安慰,叫一聲:"娘娘且要寬懷,少不得主上自有回心之日,不久定要將娘娘赦出冷宮,何必過於悲傷?"昭君聽說,歎了一口氣道:"今生休想!但不知這裏可有散悶處否?"張內監道:"啟娘娘,有一張琴在此。"昭君道:"可取來,待奴操一曲以消悶。"張內監答應,把琴上的灰塵揩抹幹淨,雙手呈於昭君。昭君接過,把琴擺在膝上,用尖尖玉指筍向弦上一彈,好不淒慘,由不得兩淚雙流,操出一調如龍吟:十指尖尖操七弦,孤鸞瘦鶴唳青天。

    此時操出宮中怨,風颯鬆林古渡邊。

    操畢,把琴放下,道:"琴音淒慘,助人悲傷,可有別樣東西消遣麽?"張內監道:"還有一張琵琶在此。"昭君道:"很好,快取來。"張內監又將琵琶遞與昭君。昭君一見這琵琶,倒是紫檀香木造成的,連連稱讚:"好一件東西!"便問張內監:"這是哪裏來的?"張內監回道:"啟娘娘,說是三年前有一位張娘娘,也是貶入冷宮,習此琵琶,後來召出冷宮,隻留下琵琶在此。"昭君十分歎息道:"可惜這琵琶也是生不逢時,當初伴那張氏佳人解悶,她已出宮,忍心將你丟下,要算忘恩負義,奴若出宮,生死一定不肯放你。"就把灰塵吹去,彈了一曲,可愛聲音嘹亮。彈畢放下,又無情緒,便問:"外間如今什麽天氣了?"張內監道:"正是小春天氣。"昭君道:"這裏可有什麽玩耍的所在?"張內監道:"啟娘娘,此地冷宮關閉,哪裏有玩耍的所在?隻是後麵粉牆,有個月洞,洞門開了,外麵就是禦花園,娘娘倒不如去看看花園景致,以解愁悶。"昭君點首,言稱有理,便叫張內監引路,開了月洞門,將身靠在粉牆,向洞外一看,好一座禦花園,但見: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春之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