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做職場的夾心派

    你的兩位上司之間發生矛盾時,你該向左向右?“兩虎相爭”時,你跟誰呢?這是職場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楊經理和劉經理由於薪資改革鬧了矛盾,我們看看幾個員工的做法:

    張先生很仗義,有種為大家“赴湯蹈火”的精神,挑頭跟楊經理對著幹,給人留下了“不好管”的印象。張先生今天跟楊經理過不去,明天會不會跟劉經理過不去?劉經理如果重用張先生,是否會令楊經理下不來台?這些考慮使張先生成為“兩虎相爭”的犧牲品,一個經理用撤換張先生的辦法向另一個經理送人情。

    李小姐能夠理解經理的改革思路,並不以自己一時的得失決定支持哪位經理。她以一種旁觀者的清醒,預見到被卷進權爭的後果,警告同事不要一時糊塗。李小姐不隻是明哲保身,而是把她的憂慮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與李小姐相比,新來的小王則顯得有些不成熟,她在權爭麵前顯得有些膽怯,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一味退縮,甚至不願去上班。

    林先生更善於拉關係、結幫派。但他是從自己的局部利益出發,不是與公司共命運,拉幫結派的做法也威脅到了公司的利益,在公司遇到危難時不能挺身,反倒會拆台,經理們也不會喜歡。

    看了這些也許你已經明白,在“兩虎相爭”時,作為員工,首先要做到“不卷入”,因為上司會從更加宏觀和戰略的高度去看問題,你一旦卷入,難免要成為替罪羊或犧牲品。

    第二,從大局的高度看待你所遇到的問題。上司會喜歡能夠“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的員工,這樣的員工才能與企業共患難,從根本上對企業有益。

    第三,別耍小聰明,但不要拒絕“大聰明”。耍小聰明,拉幫結派,對於公司是有威脅的,上司也不會對這些小幫派視而不見。不過,適當地有點“大聰明”倒是件好事,有頭腦、有眼光、有思想的員工,是會受到上司器重的。

    第四,不卷入不等於總是回避矛盾。總像一隻縮頭烏龜一樣躲起來,也許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最終對事業發展不利。要學會使用成熟的、理性的方法看待問題,這樣才能幫助你在公司的“權力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過招“反對派”

    眼下,又有一批大學畢業生踏出學校,步入職場。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職場裏也是什麽人都有。我們通過采訪,歸納了幾種職場人普遍認為比較難“對付”的個性,並請專家指點職場新人如何與多多少少具有這種個性的職場老手“過招”。

    愛打小報告型

    王波在一家航空公司做機票受理員,和她同一售票櫃台的是一個同齡人,隻是比她進公司早了一年多。由於工作不久,王波有些業務上的東西還是不太熟練,有時也會向那個同事請教。

    但是,當王波出現錯誤的時候,那個同事就背地裏給上司打小報告,說王波的壞話。就連平時王波用櫃台上的座機給別人打電話,或是跟顧客多聊了兩句,她也會不失時機地向上司反映。

    這類人的深層心理需要是滿足心理上的平衡,一方麵他們會認為自己是有理的,把別人或其他事情的錯誤報告上司是正確的做法,是為了公司好;還有一類人可能有些報複的心理,自己感覺受到傷害的時候,會通過其他的方式進行報複。

    相處之道:

    1.通過“小報告”的效果了解企業文化、管理問題和上司的個人特點。

    2.加強自己的學習和能力建設,在工作中更加自律、仔細、認真。

    3.在工作中什麽問題可以與同事交流,什麽問題不可以,要掌握分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