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部灣談判成功的啟示

    原本複雜的北部灣問題,在新世紀來臨之際,迎刃而解,給其他邊疆爭端諸多啟示。

    第一,兩國領導人睦鄰友好政治解決問題的決心,是促進北部灣劃界談判成功的關鍵。1991年中越關係正常化後兩黨兩國關係發展順利,各個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邊界領土談判從1993年達成“基本原則”後到1998年5月,共進行了10輪。但是,一直沒有多少實質性進展。雙方依然圍繞曆史資料爭論不休。在此關鍵問題上,中越領導人充分發揮了政治家的智慧,以“睦鄰友好、麵向未來”的膽識,就全麵政治解決邊界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中越兩國都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共同的意識形態,使得兩黨兩國的領導人具有相當的親切感。事實上,這種最高領導人的“一言九鼎”與“一錘定音”,在過去中國與周邊的邊界談判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中越兩國都是中央集權的國家。但是,其他周邊國家大多為西式民主選舉國家。其領導人為了勝選的需要,在領土爭端中往往持“鷹派”觀點以迎合選民。他們如何發揮作為大政治家的智慧,正是要從中越北部灣談判經驗中借鑒的。

    第二,北部灣談判還體現了鄧小平“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精神。長期以來,中國同一些鄰國的邊界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同他們有領土爭端,影響了與有關國家的關係。隨著國際局勢向緩和態勢發展,各國政府都更加注重本國經濟、科技和綜合國力的發展,並努力尋求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與這種形勢的變化相適應,以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領土爭端,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旋律。中國領導人特別是鄧小平關於解決領土爭端的論述,具有重要的啟示。1978年10月,鄧小平訪問日本,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說,這次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雙方約定暫不涉及這一問題。這一問題放一下不要緊,等十年也沒關係。把這個問題留給後代解決。1984年10月,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明確提出了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他說:“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可以不涉及兩國的主權爭議,共同開發。共同開發的無非是那個島嶼附近的海底石油之類,可以合資經營嘛,共同得利。不用打仗,也不要好多輪談判。”鄧小平關於釣魚島問題的主張具有理性的現實主義的特點,他將過往關於領土你死我活的糾紛,變成了你我利益均沾的新構想。從前人們涉及領土爭端時,往往寸土必爭,不惜一戰。而鄧小平認為那些遠在海中的無人島,沒有開仗的必要。雙方爭奪的還是資源。務實合作開發才是雙贏之路。中越談判中北部灣的“中間島”白龍尾的歸屬,是最敏感的問題。但中越雙方設立了“共同漁區”的概念,將這一最敏感問題擱置了。而對共同漁區的漁業合作,可持續發展,以及漁船糾紛,緊急避難等規定詳細。在友好合作共同開發中,主權的爭議往往迎刃而解。事實上,近年來許多國際法專家也在嚴肅探討“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南海資源的問題,甚至為五國六方設計出共同開發共享資源的分配比例。盡管其中存在不同用心,但是其思考問題的思路是可取的。至於共同開發的主體與對象,從國際海域劃界的實踐與成功案例來看,應當是雙邊的,且具有爭議的一定的海域。迄今為止,還沒有共同開發的多邊協定。我國學者也提出了對南沙諸島爭端的談判解決應當走雙邊談判的路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