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事變後三日,燕國冊立新君,同時昭告天下,東燕之主與大燕叛逆燕光宇謀害大燕先皇,罪不容赦,勢要傾盡國力蕩平東燕,將二人斬殺!

    燕真子攜聖地修士盡數出關,鎮守薊都,同時在全國範圍內大肆征兵,更有源源不斷的兵力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向東燕邊境匯聚囤積,欲要再興戰事!百萬年帝國積累何其雄厚,燕皇雖死,燕真子仍舊存世,大燕國運雖連番受創,國力卻保存下大半,全力運轉仍舊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事變第七日,局勢陡然出現了驚人的變化!

    大魏東部邊境駐軍,突然向大燕發難,集中兵力一千五百億,生生擊潰大燕西部邊境大營,長驅直入連下修真星七百餘顆,氣勢吞天銳不可擋!

    燕真子暴怒出手,與魏元天一戰,雙方不分勝負。是日數顆修真星毀於兩人交戰之中,億萬生靈絕滅。

    大燕、大魏本是世代仇敵,若非蕭晨威脅太大,兩方絕無聯手可能!眼下經大燕事變,燕國國力大減,東燕國勢增強,即便兩國聯手,也未必可將其攻克,若強行開戰,必然國勢大損,如大燕般,注定在大爭之戰中無翻身之機。

    這般局勢下,大魏改變策略突襲大燕,便是欲要趁其最為虛弱之際先行擊潰大燕,在大爭之戰中,占據上風!

    第十一日,大燕向來和睦鄰國大齊展露出猙獰爪牙,駐北部邊境大營悍然出軍,千億大軍趁大燕全力抵擋大魏攻勢之時,一舉攻占修真星五百餘顆,奪取大燕南部大片星域!

    一時間,大燕風雨飄搖,在兩國露出的獠牙下苦苦支撐。

    而此刻,除卻大魏、大齊兩國出手外,尚有東燕虎視眈眈。如今燕國局勢飄零,若東燕再出軍加入戰團,合三國之力,大燕必然難逃滅亡之局!

    大秦、大楚兩大強**力頻頻調動,一者囤積大軍與東,一者囤積大軍在北,雙方遙遙相對相互忌憚,卻又同時垂涎其餘諸國。隻待恰當時機,兩國勢必揮軍而出,將諸國盡數拉入戰團。

    大趙、大魏,大韓、大唐四國頓時大為緊張,舉國抽調軍力,應對來自強大鄰國的恐怖壓力!

    便在大千局勢漸漸失控之時,東燕悍然出軍,但征討對象並非大燕,而是侵入燕境的大魏強軍!

    東燕之主蕭晨向大千諸國發出通告,燕皇無道暴斃而亡,身為燕宗室皇品血脈者,理應擔起重任匡扶大燕!即日起,正式繼任大燕帝位,兩燕國境歸一!身為大燕之主,麵對大魏侵犯疆域,理應出軍迎戰,擊潰強敵!

    消息一出,自是大千震蕩!

    燕皇暴斃,東燕危局解除,但誰都未曾想到,蕭晨竟會有這樣的胃口,欲要直接吞下大燕!他如此舉動,莫非便不怕迫使大魏、大燕暫且罷手,合力征討東燕?

    大魏最先回應,更多的大軍源源不斷從國境內輸送而出,征討大燕軍力不減反增,在東燕邊境處也有大軍集結,一旦東燕出軍,必然會得到迎頭痛擊!

    大燕登基新皇發布聖諭,駁斥大燕之主“癡心妄想”,宣告大千誓不與其共存於世!

    三國戰局一時變得撲朔迷離。

    但麵對這一局勢,東燕所做應對,卻是悍然出兵!是日東燕國運金柱內金光翻滾有如沸騰,金龍虛影遙望大魏方向,口中接連怒吼!東燕之主禦駕親征,千億東燕大軍悍然殺入大魏境內,聲威浩蕩,氣勢驚天動地!

    此戰,東燕仙衛戰部正式出現各國視線之中。

    仙衛戰部直屬於東燕之主,是以仙界仙衛組成的軍隊,青甲仙衛三萬三千零一十三隻,黃甲仙衛一百零四隻,金甲仙衛四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