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注釋:

    初:初生,這裏說人剛出生的時候。

    性:性質、個性,是指個人先天具有的素質和性情。

    本:原本、本來。

    善:善良。

    習:學習,也指長時間在某種環境下養成的特性。

    每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格和脾氣也是接近的。隻是由於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和環境不同,性情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了。

    心解

    人性本善

    作為《三字經》的開篇,“人之初,性本善”六個字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是關於人性本質的探討。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就這一哲學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西方社會占有主導地位的基督教思想的核心就是“原罪”。基督教認為,人生來就是有罪的,所以人們必須接受耶穌,必須要向主懺悔,然後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獄裏的各種磨煉之苦。在我國儒家學派內部,主要存在三種觀點:性善、性惡、有惡有善。

    性善論是孟子的觀點,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證明。在《孟子·公孫醜》中,有這樣一段話:“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體也。”惻隱之心,是一種同情心;羞惡之心,覺得不好意思、害羞,是一種自省的心態;辭讓之心,彼此謙讓、謙退;是非之心,要分清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孟子在這裏主張,天賦人性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並認為這“四心”亦即所謂“良心”便是仁、義、禮、智的萌芽,即“四端”。如果沒有這四種心,人和動物就沒有什麽差別了。

    性惡論是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所倡導的理論。荀子認為人性隻限於食色、喜怒、好惡、利欲等情緒欲望,不論“君子”“小人”都一樣。所以荀子說:“人之生也固小人。”

    王充從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比較正確地揭示了人性與教育、環境的關係,充分地肯定了教育、環境對人的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性問題上,王充不同於孟子的“性善論”,也不同於荀子的“性惡論”,而是提出人性有善惡之分。他認為,由於先天稟氣的不同,人的生理素質是有差異的。他說:“實則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也就是說,人性有善有惡,就像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一樣。

    性惡論以人性本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可以說,兩者的思想內核是相同的,隻是孟子和荀子因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而引發的不同思考。在性善論的基礎上,孟子還認為人性不僅是善良的,而且總是向著善的方向發展的。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是不變的規律,正確的引導是關鍵。這也就是說後天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中國儒家文化治理國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謂的德育,主張以道德和禮製來教化人們。這同樣適合我們現在的教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