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實甫,名德信,實甫為其字。元代前期著名雜劇作家。元·鍾嗣成《錄鬼簿》載雲“大都人”。近年,孫楷第先生考證為河北定興縣(元屬大都路)人。之後,張月中先生進而考證為該縣究室村人,並證實孫楷第先生所據元·蘇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三《元故資政大夫中書左丞知經筵事王公行狀》一文是完全可靠的。王實甫的五世祖王大用於金太宗時從陝西遷至定興縣究室村安家落戶,生子王國良,孫王作梅等,由於家譜被毀,第四代待考,第五代即王實甫的父親王逖勤、伯父王逖魁。金末蒙軍南侵,王逖魁與張弘範之父張柔聚集鄉黨,相繼起兵,隨後統占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從而舉家南遷。王逖勤以質子軍隨成吉思汗西征,娶阿魯渾氏為妻,生子王德信、王德清。德信生子王金、王結、王千;德清生子王紳。王結隨其伯祖遷至中山,王金、王千隨其父仍住定興故居。王實甫成人後出仕蒙古,“治縣有聲。擢拜陝西行台監察禦史。”由於王氏一貫秉公辦事,常“與台臣議不合”,於是“年四十餘,即棄官不複仕。”(蘇天爵語)歸裏之後,便從事於雜劇創作,直至終老於故鄉。所著雜劇十四種,今存《西廂記》、《破窯記》、《麗春堂》三種,另有《販茶船》、《芙蓉亭》殘劇二種,小令一首,套數兩篇,殘套一篇。其中,《西廂記》為其傑出代表作。其作品“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如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太和正音譜》),故明代朱權曾喻其曲詞風格曰“花間美人”。它從搬演之日起,便征服了同行與觀眾。明·賈仲明[淩波仙]曲嚐讚美實甫日:“作詞章,風韻美,士林中等輩伏低。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明·王驥德甚至強凋:“世稱曲手,必曰關、鄭、白、馬,顧不及王,要非定論。”作品成就之高,舉世公認,所以流傳極廣。僅明清時期,刻本便有一百種之多;觀已有英、俄、法、德、意、日、拉丁等多種文字的譯本,在世界許多地區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