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分明是拿漢軍當炮灰啊!

    可是他們不敢有半句怨言,雙雙拱手道:“奴才遵命!”

    “速去!”

    阿濟格揮了揮手。

    不片刻,漢軍開始加快速度,炮隊車隊與步卒向前湧動,八旗跟在漢軍後麵,其實八旗的騎兵也不少,牛錄在努爾哈赤時代,內部尚沒有明顯的兵力構成,但是在皇太極登極之後,接連幾次勝仗,繳獲了足以裝備數十萬人的武器裝備,又連續五次入寇大獲豐收,在滿清內部,火炮、兵器與鎧甲不再缺乏,皇太極遂根據戚繼光的戰爭思想重新武裝牛錄,便得每個牛錄內部炮、步、槍、騎俱全,形成一個個基本作戰單元,戰鬥力大增。

    具體來,就是每牛錄中牙喇兵占據半數,即騎兵一百五十人,其中三十人是白擺牙喇,一百二十人是紅擺牙喇,之後是披甲人作為步弓兵使用,未披甲的約占百人左右,主要是炮兵和車兵。

    一百個牛錄,合計一萬五千牙喇騎兵,也是一股不俗的衝鋒的力量了,但明顯滿洲人怕死,不敢衝在前麵,而是讓漢軍吸引蕩寇軍的主力,這讓漢軍的心裏都有些怨言。

    可是光有怨恨,沒有實力,改變不了結果,前方炮聲再響,一枚枚鐵彈打入漢軍陣地,漢軍陣形密集,又因壓低帽簷,視野受限,移動速度較慢,頓時慘叫連聲,幾乎每一枚炮彈在冰麵無規則的彈開,都能有效殺死殺傷十來人,戰場上屍橫遍野。

    不過有利的是,經過炮擊、鏡子照射與火槍射擊,仍有兩三千蒙古騎兵衝入了島上。

    但是蒙古人以騎射為主,要射箭,就不能戴手套,否則會影響控弦的手感,那一雙雙冰冷的手勒著粗糙的馬韁,長途奔馳而來,磨出了一道道的血印,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實力。

    那箭射出,歪歪斜斜,再無準頭,那馬刀揮出,力量大失,而且山路是朝上的,仰攻很不利,蒙古騎兵的數量急劇減少。

    “弟兄們,跟老子上!”

    一名前鋒營的將領猛一揮手,向蒙古騎兵疾撲而去。

    前鋒營戰士身披兩層鐵甲,手揮巨斧,對自上而下劈來的馬刀不聞不問,隻是揮斧前劈。

    一匹匹戰馬被開膛剖肚,噅噅慘叫,馬上的騎兵紛紛跌落地麵,被利斧砍死,戰鬥瞬間就爆發出來。

    即便是同僚,陳永福與徐凱都是禁不住的倒吸一口涼氣,曆來明軍中從不乏力大體闊之士,但從沒有誰如李信般,把這些人集中在一起,專門擔當攻堅撥銳之用,五百人,仿如五百台鋼鐵鑄成的絞肉機,衝入蒙古騎兵中,肆無忌憚的斬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