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為了製止各國之間的戰爭,晉、楚、魯及其他一些小諸侯國,在虢國舉行了弭兵之盟。

幾年後,又各派使者到虢國重溫盟約。沒想到,正在這時,魯國的執政者季武子,背棄盟約,派兵進攻莒國,占領了鄆地。莒人就向虢國的盟會報告。楚使對晉使說:“重溫舊盟還沒有結束,魯國就破壞盟約,應該把魯國的使者叔孫豹殺死。”當時,晉大夫樂王鮒同晉國的執政趙武,一起來參加大會,他要挾叔孫豹,並索取賄賂,作為向趙武說情的條件,卻遭到叔孫豹的拒絕。

叔孫豹的家臣勸他說:“財物不過是身外之物,有什麽值得您愛惜的?”叔孫豹說:“諸侯的盟會,是為了保衛各自的國家。如果用賄賂免於禍害,魯國必然要受到進攻,還有什麽保衛可談?人的住處之所以要有牆壁,就是為了用來防備壞人的,如果牆壁有了裂縫,那是誰的過錯?本來是為了保衛它,現在反而受到了侵害,那我的罪過將是不可饒恕的。雖然季武子的行為確實是莽撞欠考慮,但魯國又有什麽罪呢?”

於是就召見樂王鮒的使者,扯下了一片做衣裳的帛給他,並說:“革帶太窄了。”趙武聽說此事後,感慨到:“麵臨禍患而不忘記國家,這是忠;危急中仍忠於職守,這是信;為國家打算而不顧自己的生死,這是貞;謀事以忠、信、貞為原則,這是義。具備這四種品德的人,難道還要殺害他嗎?”於是他請求楚國赦免了叔孫豹。

簡評

“危急中仍忠於職守,這是信。”這是對叔孫豹的讚揚,也是對“信義”的詮釋。豪言壯語人人都會說,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堅守諾言才是真正的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