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明·潘士藻《讀易述》:“時勢之所驅迫,至於履盈,滿被疑謗,冒天下之大不韙所不避也。”意思是說,為形勢所逼迫,榮顯已極,受盡懷疑和誹謗,公然去做天下都視為錯誤或罪惡的事情而不逃避。

“本意”不顧天下人的反對,公然做罪惡極大的事。

“錯例”

1.基於我親身實踐和調查研究,我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冒天下之大不韙)說一句:質量保證並不能保證質量,它是個美麗的謊言。

2.不難理解,某些女嘉賓,甘願拋出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冒天下之大不韙)和與大眾為公敵的偏激的論調來吸引眼球,因為聰明的她們清楚這樣一個真諦:無論名聲最後如何,至少,從商業角度來說,她們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3.一些地產商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大放厥詞,就是仗著背後有某些腐敗官員撐腰!

“分析”形近而誤。“韙(wěi)”,是、對、善、美。“不韙”,過失、不對,如冒天下之大不韙。“諱(huì)”,因有所顧忌而不敢說或不願說、忌諱。在古代,“冒天下之大不韙”,曾經是褒義,後來變成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