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史記·高祖本紀》:“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意思是說,項羽嫉恨比自己強的人。有功者加以陷害,有德者加以懷疑。

“本意”嫉妒、嫉恨人品和才能比自己強的人。

“錯例”

1.杜遷等人都待林衝很禮遇,但王倫卻妒賢忌能(妒賢嫉能),害怕林衝與他爭位,便要林衝投他處,杜遷等人卻都覺應該收留林衝。於是王倫便要林衝殺山下一人,以人頭作投名狀。

2.《三國演義》把周瑜描繪成心胸狹窄、妒賢忌能(妒賢嫉能)的典型。當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

3.中國的問題根源在管理階層。瀆職,以權謀私,妒賢忌能(妒賢嫉能),拉幫結派。一切亂象源自於管理機構。

“分析”音近而誤。《史記·高祖本紀》用“妒賢嫉能”,而《史記·範睢列傳》用“妒賢忌能”,“嫉(jí)”,憎恨,如嫉惡如仇。“忌(jì)”,忌妒,如忌刻、猜忌;怕,如顧忌、忌憚。均通。後來,通用“妒賢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