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領:(1)起掌時勿聳肩;(2)向下落掌與呼吸相協調。

    原理:此式中含三個樁法,以動入靜,以靜生動。掌心向下為陰掌,采大地之氣;掌心向上為陽掌,接天宇之氣。以氣貫百會,並且由上而下捋順內息。掌對大地上下合運,起到陰升陽降,陰陽既濟的作用。

    第二式懷抱日月

    兩掌心斜向內,由體前緩緩上抬,雙臂呈圓形如抱球,注意勿聳肩翻肘,雙臂上抬時輕輕吸氣。手臂抬至胸齊呈水平狀,兩虎口相對,雙臂呈弧形,目光內涵。保持此狀態靜立片刻,自然呼吸。兩臂緩緩外開,盡量向外。向後自然擴展,隨開臂而開胸、開肩,同時緩緩吸氣。雙臂仍保持水平,雙肘呈自然彎曲狀,目光平視。兩臂開至最大限度後,慢慢向前、向內合收,至抱球狀,隨合臂緩緩呼氣,合臂過程中目光在兩臂間平視,體察兩臂間的氣感。雙臂如此開合3次,然後由體前自然下落,回歸體側。

    要領:(1)開臂時不可過於挺胸,下頜勿上揚。(2)肘、腕部始終保持鬆暢。

    原理:本式有開胸理氣之效,臂與掌的開合十分容易體驗氣感。手指的不斷舒張,擺動調節了手三陰三陽經,帶動全身。練習久之,可覺全身內髒發熱。

    第三式旋轉乾坤

    雙手由體後自然上提,掌心向內輕扶於兩腎處,自然呼吸,意守兩腎。身體保持正直,沿順時針方向緩緩圓轉頭部9圈,目光垂收。再沿逆時針方向圓轉9圈。圓轉頭部時注意保持頸部以下的部位不做大的晃動。轉頭過程中自然呼吸。以兩腳心聯線中點為圓心,以掌推腰,沿順時針方向圓轉旋動9圈,再沿逆時針方向圓轉旋動9圈。旋動時上體隨腰胯的轉動自然俯仰,雙腳保持不動。圓轉腰胯過程中自然呼吸。以脊住為中軸,以頭引領身體向左後方緩緩轉動至最大限度,停頓片刻,再緩緩回轉,至正前方時仍旋轉不停,向右後方繼續轉身至最大限度,停頓片刻,再回轉。如此反複3遍。轉動身體時目光隨之向左右後方遠視,注意頭頸,不彎腰,雙腳不要移動。向後擰轉時吸氣,複原還中時呼氣。左右均同。身體還中,目光平視,意守兩腎。雙手扶腎部,上下揉摩21次,意注雙掌。摩完後雙手自然由體後下落,回歸體側。

    要領:(1)以掌摩腎時效果應深達內裏,而非摩擦皮膚表麵。(2)頭、腰的轉動應均勻、圓潤,不可用僵力、硬力。

    原理:轉頭放鬆諸陽之首府,轉腰牽動中軸及中心律樞紐。此式涉及身體的各個關節,使機體得到全麵的運動。

    第四式推窗望月

    雙手自體前沿中線慢慢捧起,掌心向上,十指相對,虎口張圓,掌心內含。抬手同時緩緩吸氣。手抬至胸部時,手臂內旋,翻轉掌心向下,目光垂收。雙掌輕柔下按,落至腹前,隨落掌緩緩呼氣。再翻掌向上,緩緩捧起。如前反複3次。捧掌至胸前,慢慢吸氣,隨捧掌重心自然移至右腿。左腳向左前方邁出,腳跟先著地,同時手臂內旋,翻轉掌心向外,重心逐漸前移左腳,踏實全腳掌,隨重心前移雙手緩緩向外推出,掌心朝前,掌指向上,輕輕呼氣。重心逐漸後坐移至右腿,同時將左腳尖抬起,兩掌隨之向內緩緩收回胸前,隨收掌輕輕吸氣。再將重心前移,並向外推掌如前,反複3遍。第3遍後移重心時,將左腳收回,順勢將重心移至左腿,右腳向右前方邁出,同時翻轉掌心向外推出。與左勢對稱練習,共推收3遍。右腳回落,雙手收回胸前,掌心向內,再翻轉向下由胸前沿身體中線自然下落至身體兩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