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言行不一致的蔣介石

在武昌,表麵上看著有個好現象,就是蔣介石同共產黨聯合的有一個抗戰宣言,好多人們看見都覺得抗戰是有了希望。如同政治部的改組,部長是陳誠,副部長周恩來,大家都覺得自己彼此不鬧意見,力量就不會對消了去。把這個力量都去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一定是很有效果的。實在查一查怎樣呢?說是說,做是做,真是一點開誠布公的意思也沒有。

河北省的政府退到了洛陽,我向蔣介石推薦了鹿鍾麟到河北去組織遊擊隊,就發表了鹿為河北省主席及冀察總司令。鹿走的時候就用小白布包袱包了他的官防,由洛陽城北過了黃河。鹿一到河北省就有三百的、五百的、三千的、五千的軍民來報告願聽指揮,不到半個月就收了三四十萬人槍俱全的隊伍。鹿就指揮著這些隊伍和敵人打仗,並且打死的日本人很多。論理說,應當把這些愛國敢幹的軍隊編成正規軍才好,可是無論怎麽說,也不成功。最壞的是待遇不平。那時候吃頓飯沒有一百元不行,一天吃三頓飯就得三百元,這一個人一個月就得要九千元才成。可是蔣介石叫鹿鍾麟發的軍費每人每月六元,光這一種辦法就能置鹿鍾麟的死命,還說什麽打敗日本呢!

山東有一位孟昭進將軍,跟我從南京出來,過徐州府南的李壩集的時候,孟要回山東老家去。我問孟:“你回去做什麽?”孟說他的老家是山東章丘縣,姓孟的有幾千戶,他要一家出一杆槍、一個人,編成遊擊隊和日本人打死仗。我說:“你有那麽好的勇氣和誌向,好極了。”我送了他四十元的路費,他就走了。後來孟昭進在山東同日本人打了很多次仗。日本人占領濟南府的時候,孟昭進襲擊濟南省城,不但把日本人打死很多,還占領濟南府三天。像這樣愛國的民軍,應當保存擴充才對呢!結果蔣介石叫何應欽什麽東西都不發給他,並且還不承認他。這不是可惜的事嗎?

魏鳳樓中將看著日本人到處殺害中國人,對我說,他願意回去把本縣的人組織起來去打遊擊。我說:“那是好極了。” 他同我坐火車到郾城,然後回到西華去組織遊擊隊,不到兩個月帶著五六千人在豫東同日本人打了很烈的仗。因為都是夜間打進日本兵營的,殺死的日本人非常的多,魏鳳樓將軍還受了重傷。這種軍隊論道理說應當保存, 應當擴充才對呢!結果是什麽東西都不發給他,並且連個空名義都不給他。蔣、何兩個人,簡直是誰能打日本,他們一定就把誰消滅了,這真是奇怪的事情。

河北省大名附近的專員丁樹本,帶了八九團民團兵打過幾次敵人的後路,把敵人的給養兵站全部得到了,並且把所得的東西送到武昌來。我拿那些東西給蔣介石看,並且說明丁樹本是個軍人又很能打仗,希望把他這個軍隊給個正式名義。費了很大的力,結果是怎樣,到底把他八千縮成六千又縮成四千,最後縮成兩千,那就是要把他消滅,蔣、何心中才痛快。

誰都知道從北伐到抗日最有名的一員大將,既忠誠又樸實的孫良誠將軍,從和日本開仗起,他就帶了華北的子弟兩三萬人,在各戰場上同日本鬼子拚死命,打死的日本人很多,他自己帶的軍隊死傷的也不少。不論怎麽樣,餉不發給他,衣服不給他,連一個正式的名義也不給他。蔣、何以為孫良誠能殺日本人就變成了蔣、何的仇敵了,這是多麽奇怪的事。

以上我舉的不過是幾個例子,實際上蔣、何對抗日遊擊隊用改編遣散不給軍餉以及不發援兵讓日本去消滅他們,這種事實太多了。他們的用意,第一是不願意人民的力量起來, 第二是借此消滅異己,第三是這樣才能由他們抓住大權,要抗就抗,要降就降,而無論如何,其結果是替日本人做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