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原子的運動狀態和內能變化,可以用一檔一檔的能級圖來表達。實際的原子能級是複雜的。為了簡便,我們可以選取任意兩個能級來進行分析。兩個能級分別是:原子內能較低的能級1(不一定是基態)能量為E1,叫做低能級;原子內能較高的能級2,能量為E2,叫做高能級。能級的高與低,是兩個能級相比較來說的。這樣選取能級,並不影響問題實質,卻使問題大為簡化。

    我們假定,所觀察的物質是一些同類的原子,其中有一部分原子處於低能級,原子具有能量E1;另一部分原子處於高能級,原子具有能量E2.我們用能級圖來表示,一個個小圓圈代表處於低能級的原子,一個個小黑點代表處於高能級的原子。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原子中的電子通常都盡可能沿著離原子核較近的軌道運動,因而處於低能級的原子數多於高能級的原子數,反映在能級圖上,小圓圈的數目要比小黑點的數目多。

    在光照的“刺激”下,原子中的電子與核之間的距離就會改變,因而原子的內能發生變化,就是說,原子的能級發生變動。在研究光子與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時,人們發現它們的相互作用具有自發輻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輻射這3種不同性質的過程。

    (1)自發輻射

    我們先來觀察一個小實驗吧。拿一些乒乓球來,隨便往樓梯上一撒,結果怎樣呢?我們可以看到,有幾個球落在各級台階上,大多數球都跳落到最下邊的平台處。而且,稍加踢碰,甚至用扇子一扇,台階上的乒乓球就會滾跳到下邊的平台去。平台處的乒乓球是穩定的,沒有誰幫助它們,是不會往台階上跳躍起的。這是因為,任何物體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都具有“位能”,或叫“勢能”。台階上的球位能高,不穩定;平台處的球位能低,最穩定。

    原子可能處於不同的能級,如同上麵的小實驗,處於高能級的原子不穩定,總是力圖向低能級躍遷。正像樹上的蘋果有向下掉的趨勢一樣,一旦成熟,或有風吹雨打,就會落到地上來。我們任意選兩個能級E1和E2,說明原子的躍遷問題。在沒有任何外界作用的情況下,處於能量較高軌道上的電子也可能自發地跑到能量較低的軌道上,也就是說,原子自發地產生從較高能級E2到低能級E1的躍遷,這叫做自發躍起遷。在自發躍遷時,原子從高能級降到低能級,就會將多餘的能量釋放出來。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等於這兩個能級的能量差,即E2——E1.

    自發躍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無輻射躍遷,釋放出的能量變為原子熱運動的能量;另一種是自發輻射躍遷,釋放出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輻射出來。在自發輻射過程中,兩個能級的能量差轉變為光子的能量,因而光子的頻率f21由發生躍遷的兩個能級的能量差來決定,即:

    f21=(E2——E1)/h(10——1)

    其中,h叫做普朗克常數,它是以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命名的。如前所述,普朗克在用“量子”理論解釋電磁現象時指出:電磁波的發射和吸收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地成量子的狀態進行的,每一份就是一個能量子,每一份能量都是一個常數h的整數倍,即hf。f是光波的頻率,h為普適恒量,實驗測得h=6.63×10——34焦/秒。後來,愛因斯坦在闡述光電效應時指出: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具有波動的特性,光在發射和吸收的過程中卻有類似粒子的性質。光隻能一份一份地發射,一份一份地吸收,發射和吸收的能量都是光的某個最小的一份能量的整數倍,這最小的一份能量就叫做光子。光子的能量E為E=hf(10——2)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